全年文章

    中国农业科学1995 Vol.28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1995年 第1期 目次
    null
    1995, 28 (01): 0-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目次
    摘要567)      PDF (69KB)(212)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控制棉铃虫猖獗危害的区域性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体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害虫研究组
    1995, 28 (01): 1-7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1-7
    摘要1109)      PDF (350KB)(312)    收藏
    在跟踪推广应用“六五”以来所形成的综防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进关键技术、加强病虫监测预报、组建综防技术体系。在1992、1993年棉铃虫猖獗发生的情况下,于河南省新乡棉花病虫害综防示范区0.67万hm#+2棉田上实施后,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危害。这套控制棉铃虫猖獗危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主要是:研究改进了棉铃虫中期预报方法;提出“一代监测、二代保顶、三代保蕾、四代保铃”为主的防治策略;制定推广适用于不同世代、不同水肥条件的科学防治指标;协调应用多种配套措施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害;系统监测和治理害虫抗药性;利用棉花种质资源和品种的抗病虫性;诱杀成虫;组建大面积综防技术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3. 中国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变异研究
    王凤乐,吴立人,万安民
    1995, 28 (01): 8-14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8-14
    摘要1105)      PDF (314KB)(440)    收藏
    利用1957-1992年对我国21714份小麦条锈菌标样的鉴定资料,分析了不同时期优势小种的演变对小麦品种抗性“丧失”的影响,初步研究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变化与品种抗性变异的协同演化关系。通过分析我国条锈菌群体毒性组成的空间格局,进一步揭示不同流行区系主要菌系的类型与消长动态存有明显差异,它与该区条锈病菌侵染循环特点、抗病品种布局及特异性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利用国际/欧洲鉴别寄主及辅助鉴别寄主测定了12个中国条锈菌模式菌系的毒性基因型,并分析了7个主要流行菌系对分别具有Yr11-18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的成株毒性,显示抗病基因Yr3b、4b,Yr5,Yr10-18等12个已知基因对我国当前的条锈菌具有抗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5)
    4. 小麦氮、磷与锌配合施用的研究
    杨清,刘新保,褚天铎,王淑惠,李春花,张燕卿
    1995, 28 (01): 15-24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15-24
    摘要934)      PDF (367KB)(331)    收藏
    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小麦氮、磷与锌配合施用田间试验结果:氮、锌配合施用效果好于单施氮和单施锌,其中,以氮肥效果为主,锌肥也有明显效果,氮、锌配合比例以每公顷N112.5-187.5公斤,硫酸锌15-30公斤最好;磷、锌配合施用效果好于单施磷和单施锌,磷、锌配合比例以每公顷P#-2O#-5 56.3-112.5公斤,硫酸锌15-30公斤效果好。氮、磷、锌配合施用盆栽试验结果:以每公顷N187.5公斤、P#-2O#-5 56.3公斤、硫酸锌60公斤配合施用产量最高,而氮素利用率以30公斤硫酸锌为优。综合田间试验结果和盆栽试验结果,北方潮土、砂姜黑土上种植小麦,每公顷面积比较经济合理的氮、磷、锌配合施用比例是:N112.5-187.5公斤,P#-2O#-5 56.3-112.5公斤,硫酸锌15-30公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4)
    5. 论缓解我国钾源短缺问题的新对策
    刘国栋,刘更另
    1995, 28 (01): 25-3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25-32
    摘要898)      PDF (369KB)(486)    收藏
    本文针对我国钾源短缺的国情,分析了夺取作物高产的传统对策。根据国内外植物营养遗传生理学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运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选育和推广耐低钾优良品种是缓解我国钾源短缺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并根据钾素生理功能的特点,提出了用钙钠等部分替代钾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73)
    6. 水稻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学研究——F#-2分离群体育性分布的多态性
    薛光行,邓景扬,赵建宗,陈平,申岳正
    1995, 28 (01): 33-41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33-41
    摘要1607)      PDF (376KB)(359)    收藏
    笔者考察了光敏不育晚熟粳稻与北方早粳杂交F#-2群体的个体育性频率分布,共考察了可在北京自然长日照条件下抽穗的6个群体。直观方柱图可见均为偏态连续分布,双峰型:过渡型:单峰型=3∶1∶2。只有半数群体呈双峰分布型,而且它们的峰(或谷)值所在区间自交结实率小于10%(尤其是自交完全不结实)个体的频率亦不相同。当然,在其它分布类型的群体间这类个体的频率也不相同,而且数值更小。利用Kruskal-Wallis法,成对比较这些群体,尤其是自交结实率在0-40%区间的子群体,检验结果表明,来源于同母异父组合的群体分布是不同的。即使同为双峰或单峰型,其间也有显著的差异。考察F#-3世代株系群的结果证明,单峰分布型的群体象双峰型群体一样,分离出不育基因纯合体。据F#-3世代不育株系的数目可推测,这类F#-2个体约有4%。它们并不都集中在低值区间;有不少存在于自交结实率大于40%的中、高值区间。另一方面,双峰分布型群体中的低值个体只有约50%形成 F#-3不育株系。笔者推测,F#-2世代表现型值除取决于不育主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外,还受亲本育性基因组成及状态的深刻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水稻根系性状和叶片水势的遗传及其相关研究
    孙传清,张文绪
    1995, 28 (01): 42-48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42-48
    摘要954)      PDF (273KB)(454)    收藏
    用雾培法对喜峰、旱稻子、桂朝2号、Lr58、中作9号、秦爱等6个水、陆稻品种组成的6×6完全双列杂交F#-1的根重、最长根长、根数、根基粗、根中粗、根冠粗、叶片水势等7个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果:除根重具有上位性外,其它6个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各根系性状均以显性效应为主,根重、最长根长、根基粗、根冠粗、根数还表现超显性。叶片水势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大致相等,表现为完全显性。各性状的狭义遗传率以叶片水势最高,达62.29%,根冠粗、根基粗、根数次之,分别为52.27%、50.72%、50.05%,根重、最长根长、根中粗较低,分别为43.78%、41.83%、38.13%。根长、根粗与根数、分蘖数无相关。提出了用根基粗代表根粗并作为根系选择乃至抗旱选择的重要指示性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6)
    8. 组织培养中用秋水仙素诱发黄花菜同源四倍体的研究
    周朴华,何立珍,刘选明
    1995, 28 (01): 49-56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49-56
    摘要806)      PDF (486KB)(378)    收藏
    在组织培养中用秋水仙素溶液诱发黄花菜同源四倍体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诱发频率高,能使加倍、选择和快速繁殖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同源四倍体黄花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育种程序,并育成了国际上第一个食用黄花菜同源四倍体新品系。通过鉴定,该品系高产、优质、有重要推广价值。另外,对获得的黄花菜同源四倍体与对照二倍体试管苗进行了形态、细胞学及花粉粒等方面的观察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1)
    9. 从长江流域白粒小麦地方品种中开拓抗穗发芽种质的研究
    肖世和,吴兆苏,沈又佳,蒋国梁,戴大庆,蒋华仁,秦代红,江登阳
    1995, 28 (01): 56-6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56-60
    摘要1082)      PDF (207KB)(410)    收藏
    从长江流域收集保存的白粒小麦地方品种中筛选出8份抗穗发芽种质,其抗性主要是由种子形成后直至成熟的休眠性获得的,在育种中这种休眠性易与丰产性状相结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7)
    10. 稻田高效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王缨,周明全,夏昌锐,窦华富,刘大圣,欧阳德超
    1995, 28 (01): 61-68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61-68
    摘要1362)      PDF (300KB)(318)    收藏
    本文总结了1985-1991年稻田间作模式随机区组试验和生产对比试验的有关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一系列资料。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各间作模式在创立高效农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11. 有机酸和硼、锌对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及粒重的影响
    王向阳,彭文博,崔金梅,赵会杰
    1995, 28 (01): 69-74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69-74
    摘要812)      PDF (255KB)(438)    收藏
    小麦灌浆后期,植株逐渐衰老,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叶绿素及蛋白质逐渐分解。经抗坏血酸、苯甲酸、水杨酸、丹宁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及硼、锌处理后,均不同程度地减缓了叶片中SOD活性下降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积累,延缓叶片衰老,具有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0)
    12. 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疫苗穴位接种免疫试验
    陈章水,崔益洙,郭宝清,孔令达,孟宪松
    1995, 28 (01): 75-79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75-79
    摘要1489)      PDF (222KB)(341)    收藏
    根据中兽医理论和经络学说,对疫苗接种新途径——后海穴作了实验探索。结果证明:免疫猪用K#-(88)、K#-(99)单价强毒菌株攻击时,免疫保护指数比常规途径(皮下)接种提高10%-20%,用K#-(88)K#-(99)双价强毒菌株攻击时,免疫保护指数比皮下接种提高9.75%(5亿个菌免疫剂量)和19.15%(10亿个菌免疫剂量)。表明后海穴接种疫苗有增进免疫应答、提高免疫保护率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单一环境下双因素交配设计遗传力的概率分布
    陈廷槐,韩方普
    1995, 28 (01): 80-86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80-86
    摘要802)      PDF (255KB)(309)    收藏
    在F分布基础上,导出了单一环境因素下双因素巢式和交叉式交配设计(NCⅠ和NCⅡ)中,根据后裔平均数估计遗传力(h#+2#-1、h#+2#-2、h#+2#-3、h#+2#-4、)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在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基础上,给出了确定检验相应遗传力的假设H#-0∶h#+2#-I=β(i=1,2,3,4;0≤β≤1)的临界值的方法,其中通过F分布确定临界值的方法较简便;与Knapp的方法不同,本文给出了由遗传力估计式直接估计其总体遗传力置信区间的方法。另外,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示例,并对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图形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小麦秆锈菌新小种21C3 CTR的发现
    姚平,曹远银,张书绅,刘维志,吴友三
    1995, 28 (01): 87-87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87
    摘要496)      PDF (48KB)(275)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5. 不同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的影响
    杨之为,王汝贤,高艳卫
    1995, 28 (01): 87-87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87-88
    摘要850)      PDF (104KB)(279)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6. 猕猴桃新品种金魁选育成功
    张力田,黄宏文,张忠慧等
    1995, 28 (01): 88-89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88-89
    摘要964)      PDF (109KB)(251)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7. 二种熏烟消毒剂对数种家蚕病原体消毒效果的比较研究
    崔云龙,刘训理,邵宗泽
    1995, 28 (01): 89-89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1-89
    摘要693)      PDF (52KB)(229)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
    null
    1995, 28 (01): 90-95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3108
    摘要654)      PDF (350KB)(23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1995年 第2期 目次
    null
    1995, 28 (02): 0-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目次
    摘要546)      PDF (74KB)(245)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莫惠栋
    1995, 28 (02): 1-7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1-7
    摘要1131)      PDF (275KB)(356)    收藏
    本文综述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⑴胚乳性状的遗传特征,⑵胚乳性状的遗传控制,⑶胚乳性状的三倍体遗传模型,⑷胚乳性状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胚乳性状的遗传表达,可能受胚乳基因型或/和母株基因型控制,还可能存在细胞质效应,鉴别遗传控制是胚乳性状遗传研究的基础。由胚乳基因型控制的性状,应用三倍体的遗传模型描述。既有主基因又有微基因遗传效应的胚乳性状需用质量 - 数量的遗传分析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1)
    21. 我国硬粒小麦品质性状及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查如璧,国淑惠,赵中民,王德森,陆建中
    1995, 28 (02): 8-14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8-14
    摘要1249)      PDF (307KB)(310)    收藏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春性硬粒小麦全国区域试验与冬性硬粒小麦跨省市联合试验的品种和我所育种材料共556份样品进行了品质测定,探讨了我国硬粒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其与通心面质量的关系,研究确定了硬粒小麦几项优质指标及其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而提出了容重、黄籽率、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质量、黄色素含量、蒸煮品质等7项内容的硬粒小麦质量分级标准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
    22. 花生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徐宜民,甘信民,曹玉良,顾淑媛,刘法生
    1995, 28 (02): 15-23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15-23
    摘要1459)      PDF (368KB)(407)    收藏
    以白沙1016、东平立蔓、青岛小洋花生3个高脂肪、高亚油酸品种(其中白沙1016和青岛小洋花生为高蛋白质品种)和牟平兔子墩、五莲大粒墩、文登大粒墩3个低脂肪、高油酸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利用Griffing方法2,研究荚果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等22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准,而且大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这些性状,而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显示,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变幅较大,而且一般配合力低的亲本间杂交也可以出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8)
    23. 生姜种质资源的离体繁殖和保存
    黄菊辉
    1995, 28 (02): 24-31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24-31
    摘要941)      PDF (629KB)(276)    收藏
    生姜茎尖(0.2-0.9mm)在含BA2.0mg/L和NAA0.6mg/L的MS7培养基上可直接形成带根的幼苗。叶鞘切段在含BA1.0mg/L和NAA0.6mg/L的MS4培养基上亦可直接分化不定芽和不定根。再生新梢在增殖培养基MS7上主要是通过腋芽繁殖,其繁殖率约为每月6倍。在补加甘露醇3%的MS7培养基上,具有3片叶左右的生姜试管苗可在15℃和1200lx的连续光照下不转管保存12个月,并且其遗传组成保持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8)
    24. 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88BCMS的选育及其遗传特性研究
    孙东发,徐廷文,蒋华仁,赵玲
    1995, 28 (02): 31-36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31-36
    摘要948)      PDF (226KB)(372)    收藏
    报道了中国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88BCMS的选育经过,观察分析了该不育系的形态特征和主要性状及其测交组合F#-2代的育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88BCMS的单株有效穗比保持系的多,株高、播种至抽穗天数、穗长、穗粒数和穗颈节长度值比保持系的少。其雄性不育性呈数量性状遗传,且与株高、穗颈节长度、单株有效穗、单株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呈某种关联,此外还讨论了该不育系不育胞质基因来源及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25. 甜菊优良品种选育研究
    舒世珍
    1995, 28 (02): 37-4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37-42
    摘要1353)      PDF (225KB)(370)    收藏
    本文概述了甜菊育种的研究现状、育种特点。通过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了甜菊的育种目标,应当是丰产、高糖、抗病、抗逆性强及适应性广。宜选择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叶片肥大的株型。在此基础上对全国甜菊品种资源进行了筛选鉴定,选出了“云日”、“云宾”二个优良品种,再进一步提纯选择培育出“中品1号”新品种。该品种经全国优良品种评比试验,含糖及优质糖R-A的含量均居首位,是全国含糖量最高的优育品种,产量居第二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3)
    26. 湖南省主要旱地土壤供钾能力的研究
    郑圣先,李明德,戴平安,Sam,Portch
    1995, 28 (02): 43-5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43-50
    摘要1028)      PDF (311KB)(388)    收藏
    通过对土壤的粘土矿物、含钾矿物、钾素含量状况和供钾特性进行分析,阐明了湖南省主要旱地土壤的供钾能力。土壤全钾、缓效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44%-2.75%、160.4-479.5mg/kg和61.9-114.2mg/kg、钾素含量与母质、粘土矿物组成和含钾矿物的含量有关。研究表明,以高岭石为主的土壤,其缓冲容量较低,钾释放速率小,在耗竭试验中,经4-5次收获后,玉米的干物质产量和吸钾量明显下降,田间施钾效果极为显著。以伊利石为主的土壤,其缓冲容量大,耗竭过程中玉米可得到持续高产和吸取较多的钾,田间施钾效果不明显。在湖南省主要旱地土壤上,除紫色页岩和湖积物发育的旱土供钾能力较高外,其它母质发育的旱土都表现出缺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9)
    27. 磷矿粉缓解酸性土壤铝毒的研究
    胡红青,黄巧云,李学垣,徐凤琳
    1995, 28 (02): 51-57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51-57
    摘要1150)      PDF (289KB)(427)    收藏
    用培养试验研究了贵州昆阳磷矿粉(GPR)、湖南黄荆坪磷矿粉(HPR)和湖北荆襄磷矿粉(JPR)与酸性土壤混合培养后,对小麦幼苗根生长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⑴三种磷矿粉与供试土壤混合培养后,均可使土壤上生长4天的麦苗根长度增加,与对照土壤上麦苗根长相比,统计结果相差极显著。⑵土壤经磷矿粉处理后,Ph值增高,易溶性钙(用0.015mol/LKCl提取)和交换性钙含量增加。易溶性铝含量降低,表明施用磷矿粉有供钙、缓解铝毒和促进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作用。⑶测定了不同处理土壤的溶液离子组成,初步探讨了磷矿粉缓解铝毒的原因。这些结果为我国中、低品位磷矿粉的直接施用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6)
    28. 棉花黄萎病菌分泌的糖蛋白毒素与其致病力的关系
    甘莉,吕金殿,汪沛洪
    1995, 28 (02): 58-65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58-65
    摘要1288)      PDF (295KB)(5789)    收藏
    从4个不同致病力类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液中提取了致萎毒素,经琼脂糖电泳后扫描显示,各菌系的粗毒素均含有糖蛋白条带2,落叶型菌系糖蛋白条带2的糖基化程度明显高于非落叶型菌系。弱致病力菌系毒素中缺少糖蛋白条带1。经亲和层析法从4个菌系中分别纯化而得的糖蛋白毒素中,落叶型菌系的糖蛋白毒素与亲和载体的亲和力小于非落叶型菌系,表明不同致病类型菌系分泌的糖蛋白毒素中存在糖基组成差异。各菌系中糖蛋白毒素的含量与病菌引起的棉花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583,P<0.05)。生物鉴定表明,强致病力菌系糖蛋白毒素的致萎活力明显高于弱致病力菌系。从而认为,病菌致病力不仅与糖蛋白毒素的含量有关,而且也与糖蛋白毒素的化学组成差异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2)
    29. 丙硫磷对水稻三化螟的毒力和药效特征研究
    方继朝,孙建中,夏礼如,杜正文
    1995, 28 (02): 66-7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66-72
    摘要987)      PDF (301KB)(430)    收藏
    结合室内生测和田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丙硫磷⑴对三化螟的毒力回归式Y=3.5945+3.7832X(r=0.9925)接触LD#-(50)为4.61-4.80[×10#+(-4)] μg/头,仅为甲胺磷的1/3,毒力系数则是甲胺磷的3.2倍;⑵对稻株渗透性强,胃毒活性高,渗透性胃毒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主要方式;⑶1000mg/L处理后期和前期对卵块的杀卵效果分别为97.9%和85.0%,初效稍慢;⑷持效性优异;⑸45%乳油每公顷2.25-3.75L防治单季晚粳稻和后季稻三化螟白穗的效果分别达78.7%-82.0%和80.8%-87.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杀虫双或甲胺磷的防效;⑹田间药效过程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30. 乳酸菌剂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
    蔡义民,熊井清雄,廖芷,福见良平
    1995, 28 (02): 73-8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73-82
    摘要1318)      PDF (389KB)(568)    收藏
    为探讨添加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发酵品质及乳酸异性体生成比率的影响,以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材料草,选用2种乳酸球菌及1种乳酸杆菌进行青贮饲料的添加调制。其结果如下:⑴乳酸球菌添加区,于贮藏初期,乳酸球菌旺盛繁殖;乳酸杆菌添加区,在发酵全过程保持了高水准的乳酸杆菌数,促进了乳酸发酵。⑵添加乳酸菌有效地抑制了与青贮饲料共存的丝状菌(霉菌)、酵母菌及一般细菌的繁殖,其制菌效果,乳酸杆菌大于乳酸球菌。⑶添加乳酸菌使pH值及挥发性氮与全氮(VBN/T-N)比值降低,乳酸含量提高,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⑷乳酸菌添加改善了L(+)乳酸的生成比率,与无添加区相比,乳酸球菌添加区和乳酸杆菌添加区分别提高了7%-8%和12%-14%。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9)
    31. 特定电磁波对激发产后奶牛发情、配种效果及有关性腺激素变化的观察
    安民,吴培,姬作义,李文美,尹先锋,钱朝荣,唐广寿,沙开友,孙成根,蔡良清
    1995, 28 (02): 83-89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83-89
    摘要1340)      PDF (263KB)(326)    收藏
    特定电磁波(TDP)辐射器,通过电热激发,可产生2-25μm红外光谱,其峰值为9μm,具有对生物体有益的特异生物效应,目前在中国已广泛地应用。奶牛产后乏情达3个月以上且无卵泡发育者,用特定电磁波(TDP)居髎穴区照射,照射组(30头)在照射的21天内16头发情,对照组(30头)在此期间仅1头发情,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经3个情期配种,照射组16头发情牛中15头妊娠(第一情期配种8头妊娠),对照组1头发情牛经3个情期配种没有妊娠,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经照射发情16头奶样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变化曲线与正常发情牛周期中两种性腺激素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对照组牛奶样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没有规律性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32. 小麦转基因植株的后代鉴定及遗传学分析
    王东江,吴有强,张健,张佳云,曾君祉
    1995, 28 (02): 90-9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90-91
    摘要501)      PDF (116KB)(242)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33. 偏、粘、易型非1B/1R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成
    张改生,赵惠燕,吴兆苏,俞世蓉
    1995, 28 (02): 90-9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90
    摘要834)      PDF (57KB)(264)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34. 甘蓝型油菜特长荚突变体的发现
    刘定富,蔡怀武
    1995, 28 (02): 91-9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91-92
    摘要885)      PDF (127KB)(233)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播期对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乔春贵,张大克,禹航,包和平,方玉书,王作民,于生,张雅光,刘双录
    1995, 28 (02): 92-92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2-92
    摘要657)      PDF (69KB)(269)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36.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摘记
    null
    1995, 28 (02): 93-96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3148
    摘要402)      PDF (350KB)(23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1995年 第3期 目次
    null
    1995, 28 (03): 0-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3-目次
    摘要842)      PDF (62KB)(230)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中国作物新品种选育成就与展望
    信乃诠,陈坚,李建萍
    1995, 28 (03): 1-7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3-1-7
    摘要1537)      PDF (384KB)(316)    收藏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很早便开始了作物育种工作。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育种、推广、经营体系,拥有一支宏大的专业队伍,搜集保存各种作物种质资源30多万份,其中已繁种入国家种质库的有20多万份。共选育40多种作物近5000个新品种、新组合,使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在全国范围内更换3-5次,每次更换一般增产10%-30%,并使品质、抗性得到较大改善。在矮秆育种、辐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中国作物育种研究与应用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当前,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继续选育与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同时要切实加强作物育种理论方法的研究,不断增强后劲。还要运用专利知识产权和专门法规形式保护作物新品种,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实现从温饱到小康跨越作出新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8)
    39. 多元醇对油菜衰老的生理调控及增产作用探讨
    周伟军,奚海福,叶庆富,沈惠聪
    1995, 28 (03): 8-13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3-8-13
    摘要1252)      PDF (231KB)(382)    收藏
    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多元醇对甘蓝型油菜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初花期喷施多元醇能显著提高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积累和乙烯释放量,使叶片超氧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变慢;多元醇能增强油菜根系活力,使植株稳健生长;多元醇还能改善油菜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和每株角果数,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多元醇分别增产10.4%和7.2%,对油菜籽的品质无不良影响,对油菜生育期影响不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40. 长江流域猕猴桃栽培的品种与区域选择研究
    彭永宏,章文才
    1995, 28 (03): 14-20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5-28-03-14-20
    摘要1337)      PDF (308KB)(347)    收藏
    选择长江流域5个主栽与适栽的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和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A.chev.)C. F. Liang et A.R.F erguson]品种,11个栽培地区,首次系统地探讨了区域气象要素指标、园地栽培管理水平、土壤农化性状与树体营养状况对猕猴桃树生物学特性、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年平均气温、无霜期长度、逆境胁迫的频率与程度是品种区域选择的主要依据。并分析了品种选择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区域选择的联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