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轶,翁文安,陈乐,胡群,邢志鹏,魏海燕,高辉,黄山,廖萍,张洪程. 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荟萃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1): 2121-2134. |
[2] |
熊若愚,解嘉鑫,谭雪明,杨陶陶,潘晓华,曾勇军,石庆华,张俊,才硕,曾研华. 不同灌溉方式对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7): 1512-1524. |
[3] |
王旭敏,雒文鹤,刘朋召,张琦,王瑞,李军. 节水减氮对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15): 3183-3197. |
[4] |
李健陵,李玉娥,周守华,苏荣瑞,万运帆,王 斌,蔡威威,郭 晨,秦晓波,高清竹,刘 硕. 节水灌溉、树脂包膜尿素和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双季稻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20): 3958-3967. |
[5] |
潘登, 任理.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徒骇马颊河流域灌溉管理中的应用Ⅱ.水分生产函数的建立和灌溉制度的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3): 480-488. |
[6] |
张耗, 剧成欣, 陈婷婷, 曹转勤, 王志琴, 杨建昌.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23): 4782-4793. |
[7] |
郝瑞军,李忠佩,车玉萍 . 好气和淹水处理间苏南水稻土有机碳矿化量差异的变化特征#br#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6): 1164-1172 . |
[8] |
陈深广,沈希宏,曹立勇,占小登,冯跃,吴伟明,程式华 . 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QTL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24): 4983-4990 . |
[9] |
李亚非,黎毛毛,曹桂兰,韩龙植 . 水、旱稻氮高效QTL定位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21): 4331-4340 . |
[10] |
高辉,马群,李国业,杨雄,李雪侨,殷春渊,李敏,张庆,张洪程,戴其根,魏海燕 . 氮肥水平对不同生育类型粳稻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21): 4543-4552 . |
[11] |
黄建荣,孙启花,刘向东 . 稻纵卷叶螟危害后水稻叶片的光谱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79-2687 . |
[12] |
张洪程,吴桂成,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高辉,魏海燕,黄幸福,龚金龙 . 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45-2660 . |
[13] |
李景蕻,李刚华,张应贵,罗启荣,杨从党,王绍华,刘正辉,王强盛,丁艳锋 . 精确定量栽培对高海拔寒冷生态区水稻株型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9): 3067-3077 . |
[14] |
李广旭,吴茂森,吴 静,何晨阳 . 受病原细菌诱导表达增强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OsBTF3的分子鉴定[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7): 2608-2614 . |
[15] |
陈云坪,赵春江,王 秀,马金锋,田振坤. 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智能生成系统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6): 1190-11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