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峰, 肖诗鑫, 聂扬眉, 马秋香, 张鹏, 郭文武. 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19): 4050-4056. |
[2] |
张建甫, 毕玲, 陈晓丽, 郭艳超, 赵梁军. 蔷薇属植物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的影响因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2): 4645-4652. |
[3] |
石珍源,殷桂香,杜丽璞,陶莉丽,徐惠君,叶兴国 . 小麦大龄幼胚再生性能改进与农杆菌转化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 225-232 . |
[4] |
杜何为,刘志鹏,严建兵,李建生 . 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特性研究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5): 3098-3105 . |
[5] |
. 寡糖诱导向日葵抗锈病超微结构[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2): 719-724 . |
[6] |
马丽萍,胡 正,张保缺,张 辉. 一种快速、高效的大豆农杆菌转化技术[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3): 661-668 . |
[7] |
宁国贵,白三平,包满珠,黄文俊. 矮牵牛细胞的长期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ISSR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7): 1479-1485 . |
[8] |
刘 伟,王金信,杨广玲,隋标峰,鲁 梅. 烟草愈伤组织对苯磺隆的抗性诱导及抗性植株筛选[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7): 1410-1415 . |
[9] |
王桂清,姬兰柱,张弘,王晓伟.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03): 510-517 . |
[10] |
张俊卫,唐 蜻,包满珠. 日本结缕草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子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02): 368-374 . |
[11] |
尚爱芹,蔡汉,闫晓洁,胡海姿,赵梁军. 北海道黄杨下胚轴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12): 2502-2507 . |
[12] |
齐迎春,包满珠,叶要妹,刘国锋. 不同基因型孔雀草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7): 1414-1417 . |
[13] |
秦永华,张上隆. 不同有色膜对丰香草莓再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4): 777-783 . |
[14] |
高莉萍,包满珠. 月季萨蔓莎不定芽的直接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4): 784-788 . |
[15] |
霍秀文, 魏建华, 徐春波, 米福贵, 云锦凤. 冰草种间杂种蒙农杂种组织培养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5): 642-6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