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Vol. 41 ›› Issue (11): 3503-3510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8.11.009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16个陆地棉染色体置换系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遗传效应的初步分析

栾明宝,郭香墨,张永山,姚金波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 收稿日期:2007-09-19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8-11-10 发布日期:2008-11-10
  • 通讯作者: 郭香墨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 Received:2007-09-19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8-11-10 Published:2008-11-10

摘要:

【目的】评估16个陆地棉染色体置换系的遗传效应。【方法】采用部分双列杂交试验,以16个陆地棉染色体置换系和TM-1为父本,中棉所41、中棉所43、SG506为母本配制51个F1杂交组合,2006年在河南安阳和山东夏津两地种植,获得产量、纤维品质性状数据。利用AD模型软件分析各性状的加性和显性效应。【结果】产量性状比较,铃重加性方差比率最大,铃数最小;显性方差比率籽棉产量最大,铃重最小。纤维长度主要表现出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显性效应稍大于加性效应,整齐度、麦克隆值、比强度的加性方差比例较大,未检测到显性效应。CSB06和CSB12Sh对铃重的正向加性效应显著,CSB14Sh、CSB01对纤维品质的4个或3个性状加性效应显著,CSB01对产量性状的显性效应最大.纤维长度的显性均表现为正值。【结论】CSB06和CSB12Sh可作为改良铃重的亲本利用,CSB14Sh、CSB01可作为改良纤维品质性状的亲本利用。在杂种优势利用时,CSB01可作为改良产量性状的亲本,CSB01、CSB11Sh和CSB06可作为改良纤维长度的亲本。

关键词: 陆地棉染色体置换系, 加性遗传效应, 显性遗传效应, AD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