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艳,王天圻,朱军莉. 基于PTN系统分析不同种植地转基因水稻种子 可培养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1): 2305-2320. |
[2] |
赵艳,李燕燕. 利用PTN系统快速解析转基因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非预期变异的来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22): 4397-4407. |
[3] |
刘蕊, 张欢欢, 陈志雄, SHAHID Muhammad Qasim, 傅雪琳, 刘耀光, 刘向东, 卢永根. 筛选和转化药用野生稻TAC克隆获得耐旱水稻[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8): 1445-1457. |
[4] |
李伟, 郭建夫, 袁红旭, 李玥仁, 刘月廉, 黄永相, 蒋世河. 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对稻田靶标病害和非靶标病虫害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24): 5032-5039. |
[5] |
. 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2): 523-531 . |
[6] |
. 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的光合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10): 3008-3014 . |
[7] |
刘雨芳,贺 玲,汪 琼,胡斯琴,刘文海,陈康贵. 转cry1Ac/sck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主要非靶标害虫的田间影响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6): 1181-1189 . |
[8] |
蓝伟侦,何光存,吴士筠,覃瑞. 利用水稻C0t-1 DNA和基因组DNA对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06): 1083-1090 . |
[9] |
袁莉民,仇 明,王 朋,王志琴,杨建昌. C4转基因水稻秧苗叶片气孔与叶鞘维管束结构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05): 902-909 . |
[10] |
刘雨芳. 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抗性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4): 725-729 . |
[11] |
王松文, 施利利, 孙宗修, 蔡宝立, 傅亚萍, 王扬, 斯华敏. 农杆菌介导的细菌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093-1093 . |
[12] |
@陈茂$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水稻生. 抗虫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取食与产卵行为影响的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2): 222-222 . |
[13] |
程仲毅,薛庆中. 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Ⅱ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遗传及表达[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6): 603-609 . |
[14] |
许明辉,李成云,李进斌,谭学林,田文忠,唐祚舜.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稻瘟病抗谱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4): 387-392 . |
[15] |
姚方印,朱常香,李广贤,温孚江. Bt水稻的抗虫性鉴定及转基因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2): 142-1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