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Apollygus lucorum(半翅目:盲蝽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危害多种寄主植物。由于它的快速繁殖,目前绿盲蝽的防治仍具有挑战性,因此了解其性信息素的传播是必需的。性信息素的识别由多种化学感觉相关蛋白介导,对求偶和交配行为至关重要。其中,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NMP),一种CD36相关蛋白,被认为在检测性信息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绿盲蝽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分析以及系统发育进化进行研究,共鉴定出四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假定SNMP基因(AlucSNMP1a, AlucSNMP1b, AlucSNMP2a, 和AlucSNMP2b)。表达谱分析显示,AlucSNMP转录本在多种组织中普遍存在,只有AlucSNMP1a在雄性触角中偏向性表达,这表明其在雄性化学感受中可能发挥作用。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结合双电极电压钳记录进行功能分析表明,与单独表达性信息受体(PRs)和共受体(Orco)相比,AlucSNMP1a与特异性信息素受体和共受体的共表达显著增强了对性信息素的电生理反应。此外,研究结果表明,AlucSNMP1a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对性信息素的反应,还影响了诱导信号的动力学反应(激活和失活)。相反,AlucSNMP1b与AlucPR/Orco复合物的共表达对两种性信息素化合物诱导的电流反应没有影响。对20个物种的SNMP1基因的选择压力的研究表明,这些基因具有很强的正向选择压力,这意味着在各种昆虫中具有潜在的功能保守性。这些发现强调了AlucSNMP1a在性信息素反应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