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由265个组合所构成的永久F2(IF2)群体,将IF2群体以及相应的RIL亲本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种植于北京上庄和河南开封两个地点,我们对穗行数(RN)、行粒数(KNPR)、穗长(EL)、穗粗(ED)、十粒厚(TKT)、单穗重(EW)、穗粗(CD)、粒长(KL)、粒宽(KW)、穗粒重(GW)、百粒重(HKW)、籽粒产量(GY)等12个果穗相关性状进行调查,然后用R/qtl软件对该12个性状作单环境QTL分析,结果表明,在四个种植环境下共鉴定到165个QTL,单个QTL可以解释0.1%-12.66%的表型变异。其中,19个QTL于多环境下被鉴定到,我们称之为“稳定QTL”。此外,经过对显性度的分析,发现约44.85%的QTL表现出超显性效应,约12.72%的QTL表现出显性效应。最后,我们鉴定了35个基因组多效性区间,这些区间分别包含两个及以上QTL。同时,通过对RN、EL、ED和EW四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数据集进行分析,我们鉴定出17个的杂种优势相关QTL位点。本研究得到的结果为理解玉米果穗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拓展了我们对玉米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