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品种及其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抗倒伏能力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从木质素代谢的角度来探究不同玉米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及其种植密度调控。研究结果表明,抗倒伏夏玉米品种登海605 (DH605)具有较低的重心和良好的茎秆形态特征,这是其抗倒伏能力显著高于浚单20(XD20)的原因之一。DH605的木质素积累量、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活性以及G、S和H型木质素单体含量均显著高于XD20。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品种的茎秆机械强度、木质素积累量和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活性均显著降低,G型木质素单体含量呈现先减少后保持稳定的趋势,S型木质素单体含量呈下降趋势,H木质素型单体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倒伏率与植株性状及木质素代谢显著相关。因此,抗倒伏能力强的玉米具有木质素积累量高、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活性高、S型单体含量高、重心低、茎穿刺强度高、皮质厚度高、维管束面积小等特点,同时,高种植密度降低了茎秆木质素的积累、酶活性和机械强度,进而导致倒伏率提高。
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过与异源三聚体G蛋白结合来调控下游基因。然而,大多数鳞翅目物种中性肽受体的功能未知。了解昆虫性肽受体生理功能对于开发新型杀虫剂作用靶标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亚洲型舞毒蛾性肽受体(LdSPR)功能。舞毒蛾6龄幼虫LdSPR基因表达量最高,雌雄成虫之间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LdSPR基因沉默后,舞毒蛾幼虫对高温、饥饿和氧化应激的敏感性增强,表明LdSPR基因增强了其抗逆性。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我们对昆虫性肽受体功能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它昆虫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并为开发环境友好型农药鉴定新的作用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