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病是危害小麦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e f. sp. tritici)引起,侵染小麦叶片,严重影响小麦光合作用从而造成减产,培育和利用小麦抗叶锈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鉴定国内外普通小麦材料中所携带的抗病基因并了解其组成背景,发掘新的抗叶锈病基因,本研究结合基因推导、分子标记检测等方法对66个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普通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叶锈病基因鉴定。在苗期接种17个不同毒力的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通过与36个含有单个已知抗病基因的载体品种抗性比较进行基因推导。同时,利用12个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品种(系)进行基因标记检测,以验证基因推导结果。在河南周口(2016-2017年度)、河北保定(2017-2018年度)两地对66个供试品种(系)进行小麦叶锈病田间叶锈抗性调查,利用SAS软件对鉴定数据进行分析,以筛选出具有成株慢锈性的品种。结果表明,在66个供试品种(系)中,12个品种(系)含有Lr1,4个品种(系)含有Lr26,3个品种含有Lr10,2个品种含有Lr20,2个品种含有Lr17。通过成株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发现,14个品种(系)含有Lr34,5个品种含有Lr46,3个品种(系)含有Lr37。结合田间调查结果发现,有17个品种(系)具有成株慢锈性。这些含有已知抗病基因的品种及慢锈性品种将丰富我国现有的小麦种质资源,有利于培育抗病品种,同时为利用基因布局防治小麦叶锈病提供遗传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