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 1994, Vol. 27 ›› Issue (05): 10-16 .

• 无栏目 • 上一篇    下一篇

棉花纤维强度的形成机理与改良途径

刘继华,尹承佾,于凤英,孙清荣,王永民,贾景农,边栋材,陈学留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泰安 271018 天津纺织工学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 出版日期:1994-09-20 发布日期:1994-09-20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泰安 271018 天津纺织工学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 Online:1994-09-20 Published:1994-09-20

摘要: 本文对棉花纤维强度(力)的形成机理与改良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种间、品种间成熟纤维的强度差异主要取决于:(1)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素沉积与超分子结构变化的配合性;(2)纤维加厚发育初期,晶区取向分布角ψ和螺旋角φ的初始差异而导致的成熟纤维晶区取向参数差异,并有T#-0=T#-KCOSψ的理论关系;(3)纤维加厚发育初期,取向分散角α的初始差异与变化规律。二倍体栽培棉种螺旋角φ特别小,对提高陆地棉与海岛棉纤维强度有重要作用。纤维强度的遗传改良主要应依赖晶区取向参数,特别是螺旋角的优化。通过外界因素调控,可影响纤维素沉积与超分子结构变化的配合性,提高陆地棉纤维强度。

关键词: 纤维强度, 结晶度, 晶粒尺寸, 晶区取向参数, 螺旋角φ

Key words: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