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温度状况对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至关重要。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壤温度状况通常是依据土表下50 cm深度处的年均土壤温度(MAST50)来确定的。然而,由于缺乏多年实测数据且难以准确估算MAST50,中国土壤温度状况的预测和划分目前仍然是土壤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MAST50空间分布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预测MAST50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并生成中国土壤温度状况空间分布图。本研究基于全国386个国家气象站1971-2000年的MAST50,以及全国2048个国家气象站1971-2000年的年均气温(MAAT),利用集成线性回归克里格模型,建立了用以预测我国各个区域MAST50的分区土壤转换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MAAT是影响MAST50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本研究进一步评估所建立模型的精度,基于验证数据集的分区模型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是0.66 oC和0.78 oC,而全国统一模型的MAE和RMSE分别为0.83 oC和0.96 oC。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分区土壤转换函数模型精度较高,可以明显提高MAST50预测的准确性。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预测并划分了全国土壤温度状况空间分布。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还为促进分类成果广泛应用,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