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块茎蛾又称烟草潜叶蛾,起源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地区,现已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等100多个国家,是茄科作物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尤其对马铃薯有毁灭性的危害。目前,该虫在我国南方马铃薯/烟草产区普遍发生,尤其是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该害虫发生极为严重。性诱技术在马铃薯块茎蛾的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中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然而,马铃薯块茎蛾性信息素鉴定至今,尚未开发出系统有效的应用技术。本研究旨在从诱芯剂量、诱芯的介质和材料以及诱捕器应用密度和高度等因素入手,对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的应用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性信息素对马铃薯块茎蛾监测预警及田间防控应用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由玉米油和红色PVC管组成的诱芯诱蛾量最高,可达到11.73±1.90/诱捕器/天;性信息素最优剂量为100微克, 高剂量的性信息素反而会抑制其诱捕效果;诱捕器的悬挂密度不会影响诱蛾量,建议应用密度为每亩地设置2–3个诱捕器;最优选的悬挂高度为不高于植物冠层的位置。本研究为开发性诱技术进行马铃薯块茎蛾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