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双季稻高产栽培中存在氮肥用量大的问题,研究了壮秧增密减氮栽培模式对双季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壮秧增密减氮栽培模式对双季稻单株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群体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显著,显著提高了群体根系鲜重、根体积、根数、根长和根干重。壮秧增密减氮栽培模式对单株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性吸收面积的影响也不显著,但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提高了水稻群体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性吸收面积。而且,壮秧增密减氮栽培模式显著增加了抽穗期水稻根系伤流强度以及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传统栽培模式(CK)相比,壮秧增密减氮栽培模式下的早稻和晚稻抽穗期根系伤流强度分别比对照高4.37%和8.90%,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2.85%和10.41%,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43.25%和37.50%。此外,由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提高,壮秧增密减氮栽培模式下的双季稻实际产量有所提高,2016年和2017年双季早稻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37%和5.98%,2016年和2017年双季晚稻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0.20%和1.41%。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期的大部分根系特征指标与实际产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
采后新鲜金针菇孢含水量高,质地脆嫩,仍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和呼吸作用,从而极易发生衰老和品质劣化。本研究使用1-甲基环丙烯(1-MCP)和聚丙烯(PP)保鲜盒处理金针菇,分析了金针菇在贮藏过程中木质化和软化的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PP保鲜盒包装能有效地延长金针菇的贮藏时间;1-MCP处理、PP保鲜盒包装及两种处理组合均能显著抑制木质素的积累,并降低纤维素、果胶含量,对木质化及软化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酯酶(PME)和聚半乳糖醛酸(PG)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PP保鲜盒包装的抑制效果高于1-MCP处理,且两种处理组合效果最好。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PP保鲜盒包装和1-MCP处理相结合能有效地保持金针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质膜分离及细胞膜破裂。转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PP保鲜盒包装和1-MCP处理相结合,能明显影响金针菇木质化和软化相关酶基因的表达。综上,1-MCP和PP保鲜盒包装可以有效的延缓金针菇在贮藏过程中的木质化和软化现象,延长贮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