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 FHB)是一种严重为害粮食作物的真菌病害,不仅引起作物产量损失与品质下降,而且病原菌在感病的谷粒中分泌的真菌毒素,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前期研究表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quinone outside inhibitors, QoIs)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SDHIs)杀菌剂可破坏线粒体动态平衡,引起线粒体碎片化。动力蛋白和动力相关蛋白(DRPs)作为GTPase超家族成员,参与调控真核细胞线粒体分裂、囊泡出芽与分裂等功能,但其在禾谷镰刀菌中的功能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BLAST分析发现禾谷镰孢菌中与酵母Dnm1的同源蛋白FgDnm1,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FgDnm1参与调控着菌丝生长、有性生殖及杀菌剂药敏性。此外,我们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FgDnm1与线粒体共定位,且参与调控禾谷镰刀菌产毒小体的结构形成及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生物合成。进一步研究表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Is)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SDHIs)均会引起线粒体的碎片化,FgDnm1的缺失会导致线粒体呈现丝状网络分布,并阻断了QoIs和SDHIs诱导的线粒体碎片化。本研究揭示了线粒体动态平衡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发育、杀菌剂敏感性和毒素形成的影响。因此,我们推论QoIs与SDHIs杀菌剂引起的线粒体动态平衡变化依赖于FgDn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