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华北玉麦轮作农田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玉米和小麦季的两次施肥事件,采用15N气体通量法(15NGF)对田间原位土壤N2通量进行为期一周的观测。施用肥料为15N标记尿素(丰度为99 atom%),施用量为130(玉米季)和150(小麦季)kg N ha–1;并于施肥后的第一、三和五天(缩写DAF 1、DAF 3和DAF 5)进行模拟灌水,控制灌水后土壤湿度达~60% WFPS。结果显示:当罩箱时间为2、4和6 h时,土壤N2通量的检测限分别为163–1565、81–485和54–281 μg N m–2 h–1。土壤N2通量为159–2943(平均:811)μg N m–2 h–1,98.3%的通量数据高于其检测限(即120个观测数据中仅2个达不到通量检测限)。灌溉时间显著影响玉米季观测期内的土壤N2平均通量,DAF 3处理较DAF 1和DAF 5处理高约80%(p<0.01);而在小麦季,不同灌溉时间的N2通量无差异。而且,玉米季观测期内的N2通量和氧化亚氮(N2O)与N2产物比(N2O/(N2O+N2))均较小麦季高约65%和11倍(p<0.01)。该差异主要归因于玉米季观测期内更高的土壤湿度、温度和氮底物的有效性,利用反硝化贡献N2排放和N2O/(N2O+N2)比值。该研究表明15NGF方法可应用于原位定量集约化石灰性农田土壤的N2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