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干旱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将秸秆深还田至地表下40 cm处形成生物质隔层是抑制土壤返盐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不同用量的秸秆隔层对盐碱土壤剖面有机碳(SOC)和总氮(TN)的遗留效应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四年(2015-2018年)的不同用量(即0、6、12和18 Mg·ha-1)秸秆隔层处理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秸秆隔层措施对盐碱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秸秆隔层(CK)相比,秸秆隔层处理的20-40 cm和40-60 cm土层SOC含量分别增加了14-32%和11-57%,TN含量分别增加了8-22%和6-34%,SOC含量的增幅高于TN含量,从而20-60 cm土层的C:N比增加。与CK相比,秸秆隔层处理的20-60 cm土层SOC和TN含量的显著增加,导致了土壤层化率(0-20: 20-60 cm)的下降,促进了SOC和TN在土壤剖面上的均匀分布。此外,SOC和TN含量均随秸秆隔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秸秆隔层处理有效的水盐调控效果显著提升向日葵产量。综合比较,12 Mg·ha-1的秸秆隔层处理SOC、TN和C:N比相对较高,土壤层化比率较低。以上结果表明,秸秆隔层措施在改善盐碱地底层土壤肥力方面有很大潜力,其遗留效应至少能维持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