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害严重威胁花生生产,而通过种间杂交创制抗病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花生栽培品种四粒红与野生种Arachis duranensis杂交,通过胚拯救和组织培养获得了种间杂种F1幼苗,细胞学和分子标记鉴定表明种间杂种F1为真杂种。进一步对扩繁F1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了F1种子,命名为Am1210。通过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鉴定、分子标记鉴定、表型鉴定和网斑病鉴定,我们发现:1)Am1210是Slh和ZW55种间杂交异源六倍体花生;2)蔓生、单粒或二粒荚果和红色种皮等性状相对于直立型、多粒荚果和褐色种皮为显性性状;3)Am1210的网斑病抗性与Slh相比显著提高,表明这种抗性来自于A. duranensis。此外,本研究还开发了69个显性和共显性分子标记,可用于种间杂种鉴定及未来A. duranensis染色体片段易位或渗入系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