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产蛋前期(15周龄)和产蛋高峰期(30周龄)卢氏绿壳蛋鸡(LS)下丘脑比较转录组分析,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然后利用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筛选DEGs中参与繁殖调控生物学过程(BP)的基因;进而通过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筛选调控繁殖过程的潜在核心候选基因(PCCGs)。在此基础上,利用qRT-PCR对PCCGs在两个地方鸡品种产蛋前期(15周龄)和产蛋高峰期(30周龄)下丘脑中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进而对基因表达量与30周龄产蛋数(EN30w)和血液繁殖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影响地方鸡产蛋性能的关键基因;最后,从这些关键基因中筛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并与不同时期产蛋数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确定这些关键基因中影响产蛋的潜在SNP位点。产蛋前期和产蛋高峰期LS下丘脑比较转录组分析共鉴定出518个DEGs。对这些DEGs功能富集分析发现,10个BP中包含的64个DEGs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过程参与鸡繁殖调控。进一步的PPI分析发现,64个DEGs中有16个高连接度(Degree≥12)的基因,即PCCGs。对这16个PCCGs在LS和固始鸡(GS)产蛋前期和产蛋高峰期下丘脑中的表达模式检测发现,其中的11个PCCGs在两品种两个时期下丘脑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变化趋势相同。在上述11个基因中,有8个基因的表达量与EN30w和血清生殖激素浓度呈显著相关(P<0.05)。8个基因中筛选的SNP位点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这8个基因与不同阶段的产蛋量存在显著相关(P<0.05),是调控地方鸡产蛋性能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鉴定出参与地方鸡产蛋调控的8个关键基因,包括CNR1、AP2M1、NRXN1、ANXA5、PENK、SLC1A2、SNAP25和TRH。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理解鸡产蛋性能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为地方鸡繁殖性能选育提供了可能的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