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重大农业害虫,于2018年12月中旬入侵中国。作为一种杂食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辣椒、番茄和茄子是我国3种重要的茄科蔬菜。本研究评估了草地贪夜蛾在辣椒、番茄和茄子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番茄和辣椒为食时,草地贪夜蛾能完成生活史,以茄子为食则不能完成生活史。采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比较了草地贪夜蛾取食玉米和3种茄科蔬菜的种群参数差异。结果表明:(1)发育历期在幼虫期差异显著,蛹期差异不显著;(2)取食辣椒的草地贪夜蛾成虫前期最长(41.73 d)、蛹重最轻(0.1134 g);(3)雌虫平均单雌产卵量差异显著,其中以取食番茄的单雌产卵量最高(943.95粒);(4)取食玉米时,草地贪夜蛾的平均世代周期最短、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高,而净增殖率则以取食番茄的为最高。总体而言,草地贪夜蛾对3种茄科蔬菜的适应性为:番茄>辣椒>茄子。本研究为进一步评估草地贪夜蛾对茄科蔬菜的危害以及为建立相应的防治措施打下了一定基础。
草地贪夜蛾是原生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迁飞是其区域性成灾的重要原因。研究明确草地贪夜蛾种群迁飞动态和季节性转移危害规律,对发展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技术有重要意义。渤海海峡是中国华北地区昆虫迁入东北的必经之地,我们利用高空测报灯取样、稳定性同位素和轨迹分析等技术与方法,监测分析了草地贪夜蛾的跨海迁飞活动。研究表明草地贪夜蛾秋季时存在频繁的跨海迁飞活动,迁移种群均为“玉米型”,95.07%的迁飞个体来自于玉米等C4植物,轨迹分析显示该虫2019年已经迁入东北地区。本研究为研发华北和东北玉米主产区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预警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最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迁入非洲和亚洲后对许多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我们于2018年3月在位于中缅边界的云南省澜沧县设置了空射诱虫灯监测草地贪夜蛾的迁入种群。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成虫2018年12月11日始迁入中国,12月中旬形成首次迁入高峰。对捕获成虫的DNA鉴定表明迁入个体皆为玉米品系。田间调查显示首次迁入种群主要定殖在云南普洱、德宏和宝山地区的玉米田。迁飞轨迹模拟分析指出,首次迁入种群主要来自缅甸的中部和东部地区(20-25°N,94-100°E)。本研究证实了草地贪夜蛾成虫首次迁入和幼虫首次定殖中国的过程,对指导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预警工作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