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比较了分别摄取了dsHvβ′COPI(外壳蛋白复合物I,β′亚基)和dsGFP的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itoctopunctata)转录组,以期了解外源dsRNA在茄二十八星瓢虫体内引起的脱靶效应。RNA-Seq结果显示,与dsGFP对照组相比,dsHvβ′COPI处理组中分别有63个上调和4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验证选取的DEG的差异表达,证实了转录组分析结果是可靠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茄二十八星瓢虫转录组中没有与Hvβ'COPI同源的基因。此外,在转录组中未发现与dsHvβ'COPI连续匹配>11 bp的基因。我们选择了6个可能参与茄二十八星瓢虫中Hvβ'COPI所参与的代谢路径基因(Hvcitron、Hvhelicase、Hvtransportsase、Hvserine、Hvdynein和HvE3 ubiquitin)来检测dsHvβ'COPI可能引起的脱靶效应。利用RNAi评估这6个脱靶基因的沉默效率。然而,RNAi结果表明这6个基因的表达量虽下调,但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无明显的致死作用。此外,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将来RNAi介导的害虫防治的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