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可追溯性的构建能够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溯源,因此对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来说非常重要。此外,它能够帮助监管者了解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供应链环节,并能够对上游农业企业的经济性动机掺假行为产生威慑。本文聚焦于中国水产品供应链,试图通过构建批发市场经营户、养殖户和政府三方的博弈模型和使用大规模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经营户可追溯采纳行为。该实地调研数据涵盖了浙江和湖南两省所有存在水产品交易的批发市场,具体来说,包含76家批发市场和763个经营户的信息。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批发市场经营户之间采用可追溯性与食品安全抽检强度、经营户个人的被抽检经历和风险意识密切相关;此外,在私营市场中,抽检强度对经营户的产品可追溯性采纳的影响要强于国家/集体所有权的市场。本文提供了关于中国水产品可追溯性发展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可能影响批发市场经营户的产品可追溯性的因素,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促进水产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