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制备了不同粒径的聚脲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均有一定程度的塌陷,小粒径微囊塌陷更明显。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38 μm ( MC-S )、5.13μm ( MC-M )和10.05 μm ( MC-L ),囊壳厚度分别为39.6、50.3和150.1 nm。小粒径微囊具有更快的释放性能;与MC-M和MC-L相比,MC-S组对小地老虎的生物活性更高,对花生叶片的亲和力更好(由耐雨水冲刷可知);微囊均表现出随光照增强释放加快的趋势;与EC组相比,微囊降解都较慢,其中MC-L降解最慢。为了获得既具有速效性又具有持效期的微囊,将MC-S、MC-M和MC-L按2:1、1:1和1:2的比例两两混合。花生叶面喷雾场景下,9个供试微囊组合中MC-S:MC-L以1:2混合药效最好,持效期比乳油延长3倍。因此,不同粒径微囊精准组合可以调控农药的防治效果,为更好地利用农药提供策略。
本研究对云南省边境地区5个县的7个养殖场库蠓的种类、丰度及携带的虫媒病毒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到7个不同种的库蠓405只,具体丰度为: 荒川库蠓 (5.43%,22/405),原野库蠓 (1.23%,5/405),不显库蠓 (19.75%,80/405),东方库蠓 (17.28%,70/405),尖喙库蠓 (29.38%,119/405),异域库蠓 (5.68%,23/405) 和日本库蠓 (21.23%,86/405)。其中,尖喙库蠓和日本库蠓的丰度分别为13.33%-44.87%和10.00%-46.83%,表明它们是边境地区养殖场中优势库蠓。采用PCR对采集的库蠓样品进行了蓝舌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寨卡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和非洲马瘟病毒等主要虫媒病毒进行了检测,仅在云南腾冲县一个水牛养殖场采集的丰度最高的尖喙库蠓中检测出BTV-1,国内尚未发现相关报道。上述结果表明,尖喙库蠓可能是这些边境地区BTV传播的重要媒介,这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总体而言,本研究调查了中越缅三国边境地区养殖场库蠓种类及库蠓携带虫媒病毒的情况,为我国边境地区库蠓与BTV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