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篇
董二伟,王媛,王劲松,刘秋霞,黄晓磊,焦晓燕*
DONG ErWei, WANG Yuan, WANG JinSong, LIU QiuXia, HUANG XiaoLei, JIAO XiaoYan,*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谷子产量、干物质分配和氮素累积转运特征,分析氮用量对小米糊化特性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植株氮素累积的关系,探究植株氮素营养对小米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20—2021年在山西省沁县研究4个施氮水平(0、75、120和150 kg N·hm-2)对春播谷子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及小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氮提高谷子收获穂数、穗粒数和植株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增加了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率,促进了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分配,从而提高产量。施氮还提高了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的含量,其中,施氮75 kg·hm-2时上述元素的增幅最大,氮肥利用效率最高。与不施氮相比,施氮75 kg·hm-2时谷子收获穂数、穗粒数、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氮素累积总量和氮素转运率增幅最高,分别增加7.5%、23.3%、31.0%、21.2%、8.6%、40.3%和9.2%,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含量的增幅分别为37.2%、43.6%、56.0%、30.5%和16.9%。过量施氮(150 kg N·hm-2)不利于谷子穗粒数和收获指数的提高,及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与施氮量75 kg·hm-2比较,两年氮素转运率分别降低了23.1%和28.2%;氮素施用过量还降低了小米支链淀粉含量,淀粉形成受限,抑制了小米粉最终黏度、回升值和峰谷黏度,影响糊化品质,同时氮肥利用率低至25%。谷子地上部氮吸收量与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小米中支链淀粉含量、小米粉的最终黏度和峰谷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施氮量在75—120 kg·hm-2 之间,能促进谷子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分配,实现籽粒产量、小米糊化品质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