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4-20
      
    无栏目
    利用水稻功能基因SSR标记鉴定水稻种质资源
    赵勇,杨凯,Akbar Ali Cheema,翁跃进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49-353 . 
    摘要 ( )   PDF (2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 16对水稻功能基因的SSR引物研究了 2 3份世界 5个国家不同来源的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共检测出 78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可检测 2~ 10个等位基因变异 ,平均为 5 .2个 ,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 .13~ 0 .6 4之间。UPGMA聚类分析表明 ,在相似系数 0 .13处可以将材料分为 2大类 ,来自巴西、日本和中国的粳稻全部聚为第Ⅰ类 ,巴西陆稻和原产科特迪瓦的陆稻聚在第Ⅰ类的第三小群 ;第Ⅱ类全为籼稻 ,来源于巴基斯坦的籼稻和 1个来源于韩国的籼稻分布在第Ⅱ类 ,说明水稻功能基因在不同亚种、不同产地来源和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稻之间存在差异 ,也进一步证实水稻功能基因的SSR标记是研究水稻种质资源分类、地理分布、生态类型和系谱分析的有效工具。
    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刘保申,孙其信,高庆荣,孙兰珍,解超杰,李传友,倪中福,窦秉德,魏艳玲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54-358 . 
    摘要 ( )   PDF (30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 (K冀 5 4 18A∥ 9112 89/LK783)三交F1分离群体的极端不育株和极端可育株分别建立保持池和恢复池 ,利用 79对SSR引物对两池间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 ,6对SSR引物在两池间扩增出了稳定的多态性差异 ,在分离群体上验证结果表明 ,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与 4个SSR引物的扩增位点Xgwm11、Xgwm18、Xgwm2 6 4a和Xgwm 2 73有连锁关系 ,该育性恢复基因与Xgwm11、Xgwm18和Xgwm2 73的遗传距离为 6 .5 4± 4 .37cM ,与Xg wm2 6 4a的遗传距离为 5 .71± 4 .10cM ,这 4个引物可应用于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标记辅助选择。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和双端体系进一步将Xgwm11、Xgwm18、Xgwm2 6 4a和Xgwm2 73定位于 1BS ,说明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位于 1BS ,但它在 1BS上的相对位置与Rfv1有所不同 ,它们的等位性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何中虎,林作楫,王龙俊,肖志敏,万富世,庄巧生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59-364 . 
    摘要 ( )   PDF (24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还提出了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建设的意见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模型的比较
    张群远,孔繁玲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65-371 . 
    摘要 ( )   PDF (21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有关品种×环境组合均值估计的主要统计分析模型进行概述和比较 ,改进提出LR PCA复合模型 ,并通过数据实例的交叉验证对各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各种模型的精度顺序为LR PCA复合模型 >AMMI模型 >PCA模型 >处理均值模型 >回归模型 >ANOVA加性主效模型 ;LR PCA复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是算术平均值的 1.5 5倍 ,比AMMI模型的精度提高了 8.4 %。最后对LR PCA模型的应用问题作了讨论
    磷钾肥对饲用稻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唐湘如,余铁桥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72-377 . 
    摘要 ( )   PDF (38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盆栽试验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磷肥 (过磷酸钙 )和钾肥 (氯化钾 )对饲用杂交稻威优 5 6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增施磷肥和钾肥能提高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谷氨酰胺合成酶 (GS)、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以及籽粒的蔗糖合成酶 (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DPGP)和GS的活性 ;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 ,籽粒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叶片和籽粒的蛋白氮及全氮含量 ,而降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 ;从而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但过量磷肥轻微降低叶片SPS和籽粒的ADPGP活性
    高产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姜东,于振文,李永庚,余松烈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78-383 . 
    摘要 ( )   PDF (24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强势粒中蔗糖含量在开花后 2 5d前高于弱势粒 ,花后 2 5d低于弱势粒 ;强势粒中SS(蔗糖合成酶 )、ADPGPPase(ADPG焦磷酸化酶 )、S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和GB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 )活性高于弱势粒。研究结果表明 ,灌浆前期淀粉合成底物的供应 ,以及SS、ADPGPPase、SSS和GBSS活性与淀粉合成密切相关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性能及细胞微结构变化
    李向东,王晓云,余松烈,张高英,万勇善,李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84-389 . 
    摘要 ( )   PDF (7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大田条件下 ,选用鲁花 11号和辐 870 7两个高产花生品种 ,研究了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性能及细胞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花生叶片展开至衰老过程中 ,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Pn)变化趋势可用函数式Y =A +Bx+Cx2 (Y为上述各指标 ,x为叶片展开后天数 )较好描述。花生叶片衰老期间叶绿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外形由长椭圆形逐渐趋于圆形 ;叶绿体内淀粉粒由多而大逐渐变少而小 ,而油脂则由小而少变大而多 ;基粒片层由细长沿叶绿体长轴方向排列 ,逐渐变粗短、排列杂乱至模糊不清 ,最后叶绿体被膜破裂 ,内含物开始向细胞中扩散而解体
    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原核中的表达
    陈定虎,王锡锋,李莉,周广和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90-393 . 
    摘要 ( )   PDF (23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美洲商陆 (Phytolaccaamericana)叶片中通过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出了完整的总RNA ,经RT PCR扩增出缺失突变型PAP基因 ,将该基因与克隆载体pGEM(r) T相连接 ,从SP6和T7两端同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 ,共测得 711个碱基 ,与国外报道的PAP基因序列相比较 ,其同源性达 99.6 %。同时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 5a上 ,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 1(DE3) plysS ,在 0 .4mmol/LIPTG的诱导下表达 ,经SDS PAGE分析表明 ,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特异性表达 ,表达蛋白大小为 2 6ku ,与预期值相符。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该表达蛋白与法国PAP抗血清有特异反应。琼脂双扩散免疫沉淀法鉴定发现表达蛋白与其自己的抗血清及法国的PAP抗血清均能形成免疫沉淀线 ,且这两条沉淀线在相交处呈融合状态 ,说明原核表达的该蛋白与法国从商陆叶片中提取出的PAP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也说明本试验准确克隆到了PAP基因且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
    双价抗虫基因共转化烟草叶绿体的研究
    苏宁,杨波,孟昆,李佚女,孙萌,孙丙耀,沈桂芳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94-398 . 
    摘要 ( )   PDF (29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构建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毒蛋白基因 [BtCryIA(C) ]和水稻巯基蛋白酶基因 (Oryzacystatin ,OC)叶绿体转化载体 ,其中Bt基因叶绿体转化载体以烟草叶绿体基因trnH psbA trnK为同源片段 ,以水稻 (OryzasativaL .)叶绿体 psbA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为调控基因 ;OC基因叶绿体表达载体以烟草叶绿体基因片段 psbA ORF5 12为同源片段 ,以烟草叶绿体 16S启动子和终止子为调控基因 ;两载体均以壮观霉素抗性基因 (aadA)为筛选基因。利用基因枪方法 ,共转化烟草叶片 ,获得壮观霉素抗性植株。经Southern、Western检测、表达蛋白活性测定证明 ,双价抗虫基因己整合到烟草叶绿体中并得到表达。转基因植株抗棉铃虫试验表明 ,转基因植株具有显著杀虫活性
    慢生大豆根瘤菌与竞争结瘤相关的lrp基因的克隆
    武波,唐咸来,柏学亮,唐东阶,吕安国,唐纪良,马庆生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399-402 . 
    摘要 ( )   PDF (25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重组质粒 pGXN30 0中的 2 .3kbEcoRI片段测序分析发现 ,其中含有一完整的lrp基因和部分 putA基因 ,与King等报道的B .japonicum的lrp基因DNA序列有 88%同源性。应用Tn5gusA5定位诱变的方法获得了gusA基因表达的根瘤菌lrp基因突变体GX2 0 10 8。植株试验表明 ,突变株结瘤时间明显推迟 ,竞争结瘤能力也显著下降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及不同粒级中酸解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徐阳春,沈其荣,茆泽圣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03-409 . 
    摘要 ( )   PDF (46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 14年 2 9茬稻 麦水旱轮作田间试验 ,研究长期连续定位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及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各形态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后土壤酸解有机氮总量比对照增加 10 %~ 34%。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类型 ,单施化肥处理酸解铵态氮增加最大 ,其它形态氮素变化较小 ;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后 ,酸解铵态氮明显下降 ,氨基糖态氮显著增加 ,氨基酸态氮含量也增加。从形态分布上看 ,土壤中以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占优势地位 ,铵态氮次之 ,氨基糖态氮最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氨基糖态氮占土壤总氮的比例超过酸解铵态氮 ,同时还使得土壤中非酸解氮的比重增加。土壤不同粒级中酸解氮的含量高低顺序为 :0~2 μm >2~ 10 μm >5 0~ 10 0 μm >10~ 5 0 μm粒级。长期施入土壤的肥料氮同化进入各粒级中不同形态氮的数量因肥料种类而异 ,化肥氮主要进入 0~ 2 μm的粘粒 ,有机肥氮则同化进入各粒级中的氨基糖态氮及 2 μm以上各粒级的氨基酸氮中。土壤各粒级中均以氨基酸氮比重最大 ,其它形态氮在不同粒级中无明显分布规律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秋水仙碱处理提高双单倍体频率研究
    周伟军,唐桂香,张国庆,Hagberg P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10-414 . 
    摘要 ( )   PDF (20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 2个对小孢子培养反应较好的甘蓝型冬油菜F1杂种为供体材料 ,研究了 3种不同时期秋水仙碱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成苗与加倍率的影响。对分离小孢子直接进行 15h以及 0、5 0、5 0 0和 10 0 0mg/L秋水仙碱处理 ,在液体NLN培养基中胚胎发生好 ,培养 5周后获得大量正常胚体。将这些发育优异的胚体移入固体MS培养基、经过 10d低温 (2℃ )诱发 ,常温 (2 4℃ )下培养能很好地萌发 ,并迅速长成完全正常的再生植株。 5 0 0mg/L秋水仙碱处理 15h获得了 83%~ 92 %的高染色体加倍率 ,并且嵌合体和多倍体数很少。对正常胚体在移入固体培养基前用 0、2 5、5 0、2 5 0、5 0 0和 10 0 0mg/L秋水仙碱 15和 30h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 ,或对再生植株在幼苗期进行 12 5mg/L秋水仙碱 2 0h浸根处理 ,其加倍效果均不及采用分离小孢子直接进行秋水仙碱处理 ,且其嵌合体的发生频率也较高 ;后者还产生大量待特殊处置的秋水仙碱废液 ,并推迟再生株的生育进程。因此 ,利用分离小孢子直接进行秋水仙碱加倍染色体更为安全、快速和有效
    苹果不同矮砧与其对应中间砧植株POD、IOD酶活性的研究
    徐继忠,史宝胜,马宝焜,郭润芳,李晓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15-420 . 
    摘要 ( )   PDF (22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 4种砧木、5种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叶片内POD、IOD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同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树体生长的影响以及中间砧红富士苹果不同部位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各砧木与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叶片内POD、IOD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 ;砧木与其对应的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叶片内的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不同矮化程度砧木之间及不同中间砧红富士苹果之间的POD、IOD酶活性差异较大 ,并且酶活性大小与砧木的矮化程度密切相关 ,即半矮化砧木的酶活性低于矮化、极矮化砧木的酶活性 ;比较不同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各部位的酶活性表明 ,不同中间砧POD的酶活性在枝条韧皮部中的差异较大 ,而IOD在叶片中的差异较大 ;在 5月下旬和 9月下旬 ,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叶片内的POD、IOD酶活性与树体的生长势达显著负相关 ,因此利用POD、IOD酶活性预测嫁接树生长势的最佳时期应分别为 5月下旬和 9月下旬
    半奶牦牛泌乳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
    郑玉才,钟光辉,王永,彭先文,毛永江,邹思湘,陈伟华,陈杰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21-425 . 
    摘要 ( )   PDF (25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两种泌乳类型的牦牛 ,即全奶牦牛和半奶牦牛乳的生化组成、凝乳特点以及血浆中 3种激素、血糖、蛋白质的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半奶麦洼牦牛和半奶九龙牦牛乳中的蛋白质、乳脂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γ 谷氨酰转肽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相应品种的全奶牦牛 ,挤乳量显著降低 ,乳糖含量和乳蛋白主要组分未见明显差异。半奶牦牛乳的生化组成与处于泌乳后期牦牛的乳相比有相似之处 ,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提示半奶牦牛处于特殊的泌乳阶段。全奶和半奶麦洼牦牛乳中加入凝乳酶均能较好地凝乳 ,两者的凝乳时间差异不显著。半奶牦牛血浆中催乳素、孕酮浓度与全奶牦牛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而 17β 雌二醇含量则显著低于全奶牦牛
    饲料中盐酸克仑特罗GC-MS检测方法研究
    范理,常碧影,宋荣,闫慧文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26-429 . 
    摘要 ( )   PDF (20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饲料中盐酸克仑特罗气谱 质谱联用检测方法 ,试样中的盐酸克仑特罗经提取、净化、衍生化 ,采用GC MS方法测定 ,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 ,盐酸克仑特罗的线性范围为 0 .0 5~ 10mg/kg ,方法回收率为 84 .0 %~10 0 .1% ,最小检出限为 0 .0 1mg/kg。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中国分离株的人工致病性试验
    杜岩,崔治中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30-433 . 
    摘要 ( )   PDF (19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接种 1日龄AA肉用型鸡和 11日龄SPF鸡胚 (蛋用型鸡 )对 4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ALV J)中国分离株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在连续观察的 6个月中 ,只有从病鸡分离到的SD990 2株ALV J可诱发急性髓细胞瘤(ML)。在SD990 2株病毒人工接种的 12只 1日龄的AA肉用型鸡中 ,有 9只分别在 2 2~ 38日龄死亡 ,其肝、脾显著增生性肿大 ,并显现弥散性分布的细小的灰白色结节 ,心肌上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肿瘤结节。病理组织切片中 ,在肝脏、心肌和骨骼肌等组织中均可见胞浆中大量充满嗜酸性颗粒的髓细胞样肿瘤细胞。其余 3株病毒感染的肉用型鸡无肉眼可见的肿瘤性变化 ,生长和临床表现正常。显然 ,SD990 2株ALV J为急性转化型病毒 ,而SD990 1、YZ990 1和YZ990 2这 3株病毒仍属致病性较弱的非转化型病毒。 11日龄的SPF鸡胚 (蛋用型鸡 )在接种这 4株病毒后孵出的鸡 ,在近 7个月的连续观察中 ,没有发现肿瘤性变化 ,其生长和临床表现基本正常 ,表明这 4株中国株ALV J对蛋用型鸡不表现致瘤性
    番茄红素的分离提取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王强,吕飞杰,赵文恩,乔旭光,韩雅珊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34-439 . 
    摘要 ( )   PDF (26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番茄红素的条件 ,以及番茄红素对化学诱导转化细胞增殖、周期时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萃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工作参数为 :萃取压力 2 5Mpa、萃取温度 5 0℃、萃取时间 3h。番茄红素有抑制细胞生长及细胞增殖的作用 ,并能明显改变细胞周期时相百分比 ,G1期百分比上升 ,S期 ,G2 +M期百分比下降 ,周期时相左移。番茄红素抑制细胞增殖 ,并使细胞周期时相左移可能是其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原因
    我国沙尘暴发生成因及其防御策略
    路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40-446 . 
    摘要 ( )   PDF (26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沙尘暴主要是春季发生的危害我国及东亚地区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中的主要成分沙尘是直径d <10 0 μm的微细颗粒。这些颗粒主要来自于那些经过传统方法翻耕、土壤表面缺少覆盖物的农田或退化的草原。防御沙尘暴的主要措施是在裸露的农田上实行作物残茬覆盖 ,或种植作物实行绿色覆盖 ;在退化的草原上种植牧草 ;辅助于造林 ,建立防风屏障。推广免耕法是世界各国治理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丰宁县坝上作了春小麦免耕试验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我国防治沙尘暴的工作走上科学、正确的道路
    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研究
    陈新民,张文祥,崔淑兰,陈孝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47-450 . 
    摘要 ( )   PDF (17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单倍体植株无染色体自然加倍发生 ,为获得加倍单倍体 ,进行了两种秋水仙素加倍处理。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直接加入秋水仙素处理已培养 7d的幼胚 ,无秋水仙素对照的幼胚萌发率为 6 7.4 % ,存活的植株均未结实 ;而经过浓度为 5 0mg/L、10 0mg/L和 2 0 0mg/L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胚萌发率分别是 32 .1%、2 6 .4 %和 16 .3% ,加倍率分别是 85 .7%、10 0 %和 5 0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在 2 4~ 72h范围内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幼胚萌发率随之降低 ,死亡率随之增加 ,以 2 4h效果较好。用浓度为 5 0 0mg/L、75 0mg/L、10 0 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处理 ,平均加倍率分别是 89.6 %、76 .0 %和 73.3% ,而用浓度为 5 0 0mg/L秋水仙素处理壮苗获得了98.2 %的加倍率和 93.2 %的加倍处理效率
    农药对不同水稻品种SOD活性的影响
    吴进才,刘井兰,沈迎春,徐建祥,姜永厚,徐素霞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51-456 . 
    摘要 ( )   PDF (3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几种农药处理后对不同水稻品种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一次施用除草剂后大部分处理5~ 15d内水稻SOD活性上升 ,而 10d左右则显著提高SOD的活性 ,15d开始下降 ,2 1d左右SOD活性与对照基本相一致 ;第二次再用杀虫双、井冈霉素处理后 2dSOD活性比对照上升 ,6dSOD活性则下降 ,这表明 2次施药对水稻的影响更大。水稻叶鞘中SOD活性的上升及下降反映了水稻植株的抵御能力
    猪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陈西钊,叶春艳,蒋进,王传彬,王宏伟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57-459 . 
    摘要 ( )   PDF (15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 9个规模化养猪场 15 18份血清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 7日龄、2 0日龄和 4 0日龄仔猪无免疫保护力 (血凝抗体效价低于 1∶16 ,下同 )的比例分别为 0、4 .8%和 19.7% ;而抗体效价≥ 1∶12 8的比例分别为 87.8%、74 .6 %和 35 .2 %。乳前免疫后 2 0、30、4 0、5 0和 6 0日龄无免疫保护力仔猪的比例分别为 18.4 %、8.4 %、9.8%、10 .0 %和 15 .4 % ,而抗体效价≥ 1∶8的比例分别由 4 0日龄的 4 1.4 %降至 5 0日龄的 15 .0 %和 6 0日龄的 3.8%。所测 398份 2 5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效价均≥1 16 ,但抗体效价≥ 1 12 8的比例由 2 0日龄的 92 .8%降至 2 5日龄的 6 2 .5 %。提示猪群中存在不同比例的免疫不合格和低抗体水平的猪 ,可能是猪场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
    用引物原位合成和体细胞杂种克隆板将猪微卫星SW943定位于12p11~(2/3p13)
    刘榜,王永强,张庆德,余梅,赵书红,熊统安,李奎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60-464 . 
    摘要 ( )   PDF (31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Dig 11 dUTP为报告分子 ,运用猪微卫星SW 94 3引物在猪减数分裂粗线期二价体 (下称二价体 )上进行引物原位DNA合成 (primedinsitulabeling ,PRINS) ,用鼠抗地高辛、兔抗鼠、羊抗兔抗体检测引物原位合成结果对SW 94 3进行定位研究 ,同时运用包含猪 啮齿类 2 7个细胞系的杂种细胞克隆板 ,通过PCR扩增进行SW 94 3的定位 ,结果将猪微卫星SW 94 3定位于 12 p11~ (2 /3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