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37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04-08-20
      
    农杆菌介导的细菌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
    王松文, 施利利, 孙宗修, 蔡宝立, 傅亚萍, 王扬, 斯华敏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093-1093 . 
    摘要 ( )   PDF (5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1301-atzA,使来源于节杆菌(Arthrobacter sp.)AD1菌株的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atzA受控于CaMV35s启动子下表达。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1301-atzA导入粳型保持系津稻107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可育的再生植株。转基因植株总DNA经PCR和Southern检测表明atzA基因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除草剂阿特拉津抗性检测,在喷施浓度为0.133%的阿特拉津溶液后,对照植株和敏感植株死亡,而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阿特拉津的抗性,
    玉米新不育胞质WBMs的利用潜力研究
    李小琴, 刘纪麟, 万邦惠, 郑用琏, 李建生, 徐尚忠, 季世国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099-1099 . 
    摘要 ( )   PDF (47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广州、武汉两地多次对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新近从我国地方群体“巫溪”中发现的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WBMs进行育性和细胞质效应观察。结果表明,WBMs是一个不育性及恢复性稳定、无明显不良细胞质效应的Ⅰ、Ⅱ级S组雄性不育胞质,它作为可在玉米雄性不育育种和生产中应用的新不育胞质,将丰富我国有限的可利用的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资源,应用前景广阔。
    高山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豆中的表达
    卜云萍, 李明春, 胡国武, 邢来君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04-1104 . 
    摘要 ( )   PDF (47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从高山被孢霉中克隆的△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BMICL6,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地将该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林35、吉林43、吉林47、绥农10、绥农14和黑农37等品种中,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转基因大豆的mRNA水平上获得表达。通过气相色谱(GC-MS)对大豆种子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转基因大豆产生了γ-亚麻酸,其含量最高
    大豆光敏雄性不育株88-428BY-827小孢子母细胞的细胞学观察
    王芳, 卫保国, 李贵全, 李艳花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10-1110 . 
    摘要 ( )   PDF (4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长光照条件下的大豆光敏雄性不育88-428BY的雄性可育株为对照,对其短光照条件下的雄性不育株进行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结果表明,88-428BY-827雄性不育株花粉败育在发育各个时期都发生。88-428BY-827雄性不育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的行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异常现象:联会异常、单价体、三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桥、染色体不均等分离等;单核小孢子阶段小孢子饱满、细胞核内染色体明显且超出正常的染色体数目;少数小孢子的萌发孔为4个;成熟的花粉粒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甚至形
    锌离子活度对水稻膜透性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
    王人民, 陈光财, 张永鑫, 杨肖娥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14-1114 . 
    摘要 ( )   PDF (46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锌营养特性不同的4个水稻基因型,采用HEDTA螯合缓冲营养液培养,研究了不同锌离子活度对水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锌离子活度会严重伤害水稻秧苗的细胞膜结构,但水稻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明显差异,锌敏感基因型IR26受伤害的程度明显大于耐低锌基因型IR8192,籽粒富锌基因型碧玉早糯居前两者之间,而籽粒低锌基因型浙农921受伤害程度最低。在相同的缺锌条件下,各水稻基因型根系H+分泌量增多,耐低锌基因型IR8192的增加幅度显著大干锌敏感基因型IR26,籽粒富锌水稻基因型碧玉早糯也能够分泌较多的H+,增加
    水稻淀粉胚乳细胞发育期间程序性死亡的研究
    李睿, 兰盛银, 徐珍秀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19-1119 . 
    摘要 ( )   PDF (57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水稻淀粉胚乳细胞核在发育期间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伴随淀粉胚乳发育进程,其细胞核呈现染色质凝聚这一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典型特征。水稻胚乳细胞还出现核变形、核膜破裂、核基质进入胞质乃至核降解形成核残体的现象,细胞核从变形到解体是以一种有序的方式进行,证实水稻淀粉胚乳的细胞死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EVANS BLUE染色结果表明,水稻淀粉胚乳细胞死亡顺序是由胚乳中部向四周扩展。随发育进程,水稻胚乳中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下降。对水稻淀粉胚乳中的DNA进行
    水稻灌浆期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和蒸煮品质的关系
    赵步洪, 张文杰, 常二华, 王志琴,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23-1123 . 
    摘要 ( )   PDF (63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0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淀粉合成酶(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胶稠度(GC)、碱化值(ASV)和直链淀粉含量(AC)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中ADPGPase、SSase和Q-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前两个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在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之前,Q-酶活性峰值的时间与Tmax趋于同步。上述各酶在灌浆前期的活性、灌浆期的最大活性和平均活性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籽粒中淀粉的含量(mg·粒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
    李明, 李文雄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30-1130 . 
    摘要 ( )   PDF (6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了肥料和密度对玉米源库性状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密度和氮肥对玉米的源库性状影响较大,而钾肥和磷肥较小,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呈抛物线状。密度的影响在群体和个体源库性状上表现不同。库源比既受肥料水平的影响,也受密度的影响。当产量在极低水平到高产水平之间变化时,库源比与产量间呈正相关,但在高产阶段,产量与库源比间相关不显著甚至呈负相关。说明库源比在环境与作物相互影响过程中,不断进行源库的动态变化调节。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在-γ水平下,磷、钾肥的产量效应主要是
    芸芥(Eruca sativa Mill.)对菌核病的抗性研究
    官春云, 李方球, 李栒, 陈社员, 刘忠松, 王国槐, 孙万仓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38-1138 . 
    摘要 ( )   PDF (50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对芸芥和甘蓝型油菜进行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和花期带菌牙签鉴定表明,芸芥品种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甘蓝型油菜。所鉴定的32个芸芥品种中,抗病品种22个,占供试品种68.8%,感病品种10个,占供试品种31.2%,没有中感和高感品种。所鉴定的3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抗病品种10个,占供试品种的31.3%,感病品种22个,占供试品种的68.8%。在芸芥中有毛类型与无毛类型有一定差异,有毛类型抗性较强。当接种菌核菌后,芸芥体内酚类物质含量迅速增加,36h后达较高水平,以后略有升高。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罗来鑫, 赵廷昌, 李健强, 张乐, 李勇, Hasan Bolkan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44-1144 . 
    摘要 ( )   PDF (79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番茄溃疡病的研究概况,对番茄溃疡病的历史、主要症状、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分离、检测和鉴定技术、病害的田间发生、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以及农产品安全条例等,认为做好番茄溃疡病风险性分析、监测国际种子贸易传入该病害的可能性非常重要,同时提出了今后加强番茄溃疡病研究的主要方向。
    小舌紫菀锈病菌(Aecidium asterum)及其重寄生菌(Tuberculina persicina)研究
    黄云, 叶华智, 刘紫英, 董宝成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51-1151 . 
    摘要 ( )   PDF (36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舌紫菀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紫菀春孢锈病菌(Aecidium asterum Schw.)引起小舌紫菀(Aster albescens)锈病,为国内锈菌寄主新记录。该病在四川省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小舌紫菀生长地造成危害,病株率为100%,病叶率28%,引起叶片枯斑、脱落。小舌紫菀锈病菌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persicinaSacc.)是小舌紫菀锈病菌上的自然重寄生菌。该重寄生菌寄生于小舌紫菀锈菌春孢子器开口处,阻碍春孢子的释放。本文报道了小舌紫菀锈病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特征及小舌紫
    Bt玉米杀虫蛋白含量的时空表达及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效果
    王冬妍, 王振营, 何康来, 丛斌, 白树雄, 文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55-1155 . 
    摘要 ( )   PDF (49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ELISA方法对2个转Cry1Ab基因抗虫玉米品种MON810和Bt11在不同生育期、不同组织器官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利用室内生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组织器官对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杀虫效果,并分析了杀虫蛋白表达量与杀虫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ry1Ab杀虫蛋白在Bt玉米MON810和Bt11的不同生育期和组织中的表达量呈明显的时空动态变化,以营养生长阶段的心叶组织表达最高,分别为1880.6和1473.1ng·g-1,生殖生长阶段的花粉含量最低,分别为52.3和73.3ng·g-1。随着叶片的生长,
    水稻化感材料的抑草作用及其机制
    胡飞, 孔垂华, 徐效华, 张朝贤, 陈雄辉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60-1160 . 
    摘要 ( )   PDF (60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稻化感材料PI312777和化感1号在田间能显著地抑制杂草,而且其抑草作用与栽培方式相关,抛秧和移栽方式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地优于直播。结果表明,PI312777和化感1号植株产生和释放的化感物质(多酚、黄酮和羟基肟酸)显著高于非化感品种华粳籼1号,而且在6叶期植株中的化感物质含量达最大值。这种不同水稻材料植株在不同生育期产生并释放化感物质量的差异是导致它们在田间抑草效应强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PI312777植株由地上部分合成化感物质后经根部分泌到环境中,根组织并不产生化感物质,且稗草能诱导
    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模拟研究
    邱建军, 王立刚, 唐华俊, 李红, Changsheng Li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66-1166 . 
    摘要 ( )   PDF (62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方法,在GIS区域数据库支持下运行模型,研究了东北三省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状况,及其在现行农田管理措施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1998年为例,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0-30cm土层)约为124 348万t,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分别占58.4%、25.5%和16.1%;在目前的农作制度下土壤有机碳库处于严重的负平衡,每年净丢失有机碳3122万t,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分别占59.3%、25.9%和14.8%;单位面积耕地SOC年减少量高达2.05 t·
    测定农田蒸散的涡度相关技术
    郭家选, 梅旭荣, 卢志光, 赵全胜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72-1172 . 
    摘要 ( )   PDF (59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介绍涡度相关技术测定湍流通量的原理,及其在农田蒸散量测定方面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引起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农田蒸散误差的主要原因,并分析采用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的水、热通量资料的可靠性,提出进行涡度相关技术测定资料分析时剔除异常数据和进行数据修正的方法。
    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分析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
    沈其荣, 褚贵新, 曹金留, 曹云, 殷晓燕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77-1177 . 
    摘要 ( )   PDF (6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网室条件下对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的产量效益进行了2年试验研究,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对其产量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花生间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间作产量可以提高18%~41%(LER)。间作系统中起增产作用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在水稻/花生为3:3和4:2的2种间作方式下,间作水稻分别比单作水稻产量提高58.9%和31.8%,间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与花生间作可明显提高水稻叶片的含氮量,如在水稻单作、水稻/花生为3:3和4:2间作方式,水稻叶片的含氮量分别为21.2、24.9、22.8 g·kg-1,
    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史春余, 张夫道, 张树清, 李辉, 付成高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83-1183 . 
    摘要 ( )   PDF (47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等NPK无机养分对照比较,施用复合肥料B可以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增产17.13%。同时提高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增加糖/酸比。施用复合肥料A2可以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NR活性,增产16.3 3%,提高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有机酸含量增加,糖/酸比略有下降。施用复合肥料A1可以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糖/酸比,但有机酸含量增加,且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产量的增幅较小。
    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在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特异性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江晓玲, 贺竹梅, 陈清, 彭志强, 祁瑜, 俞守义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88-1188 . 
    摘要 ( )   PDF (40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E8启动子,将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ctb)用根癌农杆菌浸润法转入番茄植株,并使其在果实中特异表达,然后对试验小鼠进行口服免疫,研究转基因番茄果实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ctb基因在14株番茄植物基因组中被证实有整合,并在其中2株的番茄果实中有特异性表达,最高表达量分别为455和385 ng·g-1FW,口服免疫后的小鼠血液和肠道粘膜中均检测到抗CTB抗体。表明获得了在番茄果实中特异、高效表达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ctb)的植物口服疫苗候选植株。
    番茄转果聚糖合酶基因获得抗寒植株
    王关林, 李铁松, 方宏筠, 胡鸢雷, 赵恢武, 林忠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93-1193 . 
    摘要 ( )   PDF (43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枯草芽孢杆菌毖Bacillus subtilis中分离克隆果聚糖合酶(levansucrase)基因sacB,构建置于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将sacB基因导入番茄栽培品种碧娇。Southern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明,sacB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获得转录。在含50mg·ml-1卡那霉素生根培养基中转化植株生根良好。抗冻试验、叶片电导率测定、多糖含量测定的试验结果均表明,果聚糖合酶基因赋予转基因番茄良好的抗寒性状。
    幼叶黄化油菜突变体Cr3529中Toc33 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胡远辉, 王茂林, 张年辉, 廖问陶, 赵云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198-1198 . 
    摘要 ( )   PDF (46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提取甘蓝型油菜幼叶黄化突变体Cr3529和野生型近等基因系3529幼叶期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拟南芥Toc33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设计引物,RT-PCR扩增出叶绿体外膜转运机器构件蛋白基因Toc33。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转化E.coli。获得cDNA克隆,分别命名为BnToc33-c和BnToc33,长度均为894 bp,与拟南芥Toc33cDNA有着较高的同源性。突变油菜Cr3529与野生型3529在Toc33的基因序列上有3处碱基存在差异,均为错义突变,其中一处位于TOC33蛋白的跨膜区域
    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 Ⅱ.李、杏远缘杂种胚抢救及杂种鉴定
    杨红花, 陈学森, 冯宝春, 刘焕芳, 郑洲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03-1203 . 
    摘要 ( )   PDF (49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李、杏远缘杂交杂种胚败育的时期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李、杏远缘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并对部分杂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李、杏杂种胚的败育时期从第3周开始;不同胚龄李、杏杂种胚的萌发及生长不同。PF值>0.5的杂种胚可以萌发及生长,PF值<0.5的幼胚不能正常萌发。在远缘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中,杂种胚最佳萌发及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 mg·L-1+IAA0.3 mg·L-1,胚萌发及分化率达80%,多丛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1+IAA 0.3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
    四倍体刺槐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研究
    夏阳, 梁慧敏, 陈受宜, 孙仲序, 王太明, 李小玉, 付玲玲, 黄剑, 燕丽萍, 刘德玺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08-1208 . 
    摘要 ( )   PDF (44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onn)介导法,将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转入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结果表明,以愈伤组织作为外植体、液体分化培养基(MS+6-BA 2.0 mg·L-1+IBA 0.2 mg·L-1)活化农杆菌、转化培养基中2 0 mg·L-1乙酰丁香酮、菌液浓度OD600值0.3-0.7、预培养1~2d、浸染4~8 min、共培养4~8 d、延迟1 5 d选择的条件下,4 00 mg·L-1头孢霉素可有效
    母猪血脑屏障转运卵泡抑制素的动力学研究
    张红琳, 杨利国, 王诚, 茆达干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12-1212 . 
    摘要 ( )   PDF (40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玻璃珠层析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二花脸和长白各5头母猪大脑皮质中制备血脑屏障微囊,从微囊浓度、最适反应时间、离子通道、渗透压等角度分析影响血脑屏障转运卵泡抑制素的因素,获得最适工作条件,建立体外转运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猪血脑屏障转运卵泡抑制素的动力学参数,发现二花脸猪和长白猪的Km值分别为0.17和0.07 pmol·L-1,Vmax值分别为1.15和2.27 pmol·min-1·mg-1(P>0.05)。
    柔嫩艾美耳球虫BJ株TA4基因的表达及电泳分析
    吴绍强, 蒋金书, 刘群, 朱引洁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17-1217 . 
    摘要 ( )   PDF (4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球虫子孢子表面抗原TA4(25kD)是通过二硫键连接8和17kD 2条多肤形成的,在孢子化后期合成。E.tenella BJ株的TA4基因同国外株的同源性为99%。本试验进行了TA4基因的原核融合表达,并对表达蛋白的SDS-PAGE电泳特性进行探究。试验发现,以pGEX-KG为载体,用IPTG可诱导TA4基因在E.coli BL21(DE3)中的表达。SDS-PAGE表明,融合蛋白大小约43 kD,而非推测的51 kD,诱导6 h的蛋白表达量即可达到较高水平,表达量约为31%。采用抗GST抗体进行Weste
    乳酸菌发酵液保鲜冷却猪肉的效果研究
    马丽珍, 南庆贤, 戴瑞彤, 李红伟, 程文新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22-1222 . 
    摘要 ( )   PDF (68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乳酸球菌发酵液处理冷却猪肉,结合不同的气调包装,通过测定其在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定以及贮存末期的菌相分析和生物胺含量等来考察其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冷却猪肉经乳酸球菌发酵液处理后,呆用真空包装、气调包装1(CO2和N2)和气调包装2(含有极微量CO、CO2和少量O2)3种不同包装形式,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不同。真空包装组汁液流失率高,猪肉色泽呈紫色,感官评分低;气调包装1组的TBA值低,汁液流失率低,但色泽灰白,感官评分也不高;气调包装2组对冷却猪肉的综合保鲜效果最好。产品
    猪牛羊可食性组织中阿苯达唑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范盛先, 黄玲利, 袁宗辉, 陈品, 邱银生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29-1229 . 
    摘要 ( )   PDF (48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动物可食性组织中阿苯达唑及其主要代谢物亚砜和砜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组织中3种残留物分别用乙醚、乙腈和正己烷提取和净化,氮气吹干,甲醇溶解,HPLC测定,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可检出猪、牛、羊肌肉、肝脏、肾脏组织中阿苯达唑、砜和亚砜的最低限量均为16.6 μg·kg-1,在16.6μg·kg-1浓度时,动物组织中阿苯达唑、砜和亚砜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 5%~99%、8 0%~9 0%和61%~91%,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0%。用所建方法,对市场上动物可食性组织进行抽样检测,共抽检5 4份样
    利用农杆菌浸种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_(SAG12)-IPT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奚亚军, 张启发, 林拥军, 侯文胜, 路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35-1235 . 
    摘要 ( )   PDF (31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普通小麦品种西农1376和西农2611为材料,利用农杆菌浸种法获得1株导入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转基因植株。经PCR、GUS组织化学染色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转基因小麦在叶片细胞分裂素(异戊烯基腺嘌呤)含量、叶片衰老进程及农艺性状方面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初步表明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在转基因植株体内可能未表达或表达量不足。
    陕西省氮肥过量施用现状评价
    同延安, Ove Emteryd, 张树兰, 梁东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39-1239 . 
    摘要 ( )   PDF (56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陕西省3个不同生态区、17个市、县的1500多位农户近年来粮食作物产量、肥料施用量及施肥时期进行了现状调查,同时在5个示范村示范和推广了小麦、玉米和水稻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生产中氮肥用量和变幅都很大,一季作物氮施用量范围为106-636 kg·ha-1;与试验结果和推荐量比较,过量施氮在陕北川道地灌溉玉米为128 kg·ha-1,陕南水稻21 kg·ha-1、关中小麦55 kg·ha-1、玉米56 kg·ha-1。按照这个结果陕西省每年可能损失的化肥氮为1 2.2万t。因此,平衡施肥在陕北和关
    高温胁迫对早熟花椰菜叶片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及其荧光参数的影响
    汪炳良, 徐敏, 史庆华, 曹家树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08):  1245-1245 . 
    摘要 ( )   PDF (45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30~35℃高温胁迫条件下,对早熟花椰菜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片抗氧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高温胁迫情况下,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下降25%以上;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 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低于对照。另一方面,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DASA)和谷胱甘肽(GSH、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