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38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分析
    万向元,万建民,王海莲,孔令娜,毕京翠,翟虎渠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6 . 
    摘要 ( )   PDF (43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AMMI模型对18个水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AC)、糊化温度(GT)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两年三点的稳定性分析,并以AC、GT和PC的表型值及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性状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稻米AC、GT和PC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G×E互作效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项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不同而变化较大(0.15≤Di≤2.68),AC、GT和PC稳定性都高的品种仅有W002;综合考虑AC、GT和PC等3项品质性状的表现、稳定性、产量水平等因素,W002、广陵香粳、早丰九号和南京16号等品种可作为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
    用EST-SSRs研究小麦遗传多样性
    李宏伟,贾继增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7-12 . 
    摘要 ( )   PDF (40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EST-SSRs是从小麦ESTs序列(表达序列标签)中开发的一种新型SSR标记。研究采用35对小麦EST-SSRs标记检测了 96份小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这些小麦EST-SSRs引物均可获得清晰的预期产物,共检测到129个等位变异,其中87.6%有多态性,大多数引物有2~4个等位变异;其中部分引物可用于普通小麦及其近缘种属的亲缘关系研究,并可根据特征带谱鉴定部分小麦品种;在相似系数为0.745的水平可将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材料和一般小麦品种区分开来。与基因组SSR标记相比,EST-SSRs这种新型分子标记来源于表达基因,将其用于小麦遗传研究可直接反映相关基因在不同小麦品种间的表达差异。
    基因型和地点对小麦品种面粉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陆成彬,何中虎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3-16 . 
    摘要 ( )   PDF (22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对1999年度种植在长江中下游11个代表性试点的22个小麦主栽品种进行了面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PPO活性的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面粉L*值与PPO活性呈1%显著负相关,r值为-0.55,容重和淀粉糊化品质指标与PPO活性呈5%或1%显著负相关,籽粒硬度、面粉b*值、沉降值以及吸水率、稳定时间与PPO活性呈5%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0.69、0.46、0.42和0.46,而千粒重、籽粒直径、出粉率、灰分和蛋白质含量以及面团拉伸特性与PPO活性相关不显著。
    甜秆多穗型超早熟谷子新种质的创新
    刘正理,程汝宏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7-21 . 
    摘要 ( )   PDF (22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法培育出甜秆多穗型超早熟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新种质超早熟1号,该品种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超早熟,生育期间仅需有效积温1 550℃左右,在海拔1 600 m以上的河北省坝头地带正常成熟,突破谷子"育成种"栽培的禁区,将我国谷子种植界限大大北移;(2)多穗,该品种不但具有分蘖成穗特性,而且中下部节间可产生多个分枝穗,是少有的谷子多穗型新种质;(3)秸秆甜、含糖量高,其秸秆全糖、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分别高出同产地普通品种74.8%、200.5%、237.2%;(4)粗蛋白含量高,高于普通品种3.9%~30.4%;(5)粒色可变,在石家庄种植为红谷,在河北省坝上种植为黄谷;该品种还具有优质高产综合性状优良的特点。
    大豆显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N7241S的发现与遗传分析
    赵团结,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22-26 . 
    摘要 ( )   PDF (31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大豆地方品种阜阳四粒荚(N7241)繁殖更新群体中发掘出育性异常种质N7241S。花粉发芽实验结果表明,N7241S不育株的花粉不能萌发花粉管,完全败育。人工平行杂交试验表明,N7241S不育株的雌性育性与正常可育株无差异。与隐性核不育种质ms1、ms2相比,N7241S不育株具有更高的自然异交结实率,表明N7241S属雄性不育、雌性育性正常突变体。通过N7241S不育株与5个育性正常亲本杂交和回交后代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N7241S雄性不育性受单显性基因控制。对N7241S显性核不育类型在大豆轮回选择及杂交制种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
    张赤红,王述民,曹永生,宗绪晓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27-32 . 
    摘要 ( )   PDF (32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324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632,高于国外材料(1.227)40.5%。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代表了普通菜豆形态多样性的44%。基于形态性状,把我国280份普通菜豆种质聚类并划分为三大组群:第一组群,生育期较短、植株较矮、籽粒较大、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较少,生长习性以直立为主,主要来自东北和华北地区;第三组群,表现为生育期较长、植株较高、籽粒偏小、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较多,生长习性主要以蔓生为主,主要来自于西南地区;第二组群普通菜豆的特征特性介于第一和第三组群之间,分布较广。
    无栏目
    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光抑制差异表达基因的遗传来源
    姜国强,郭晋隆,孟庆伟,陈由强,王洪新,胡志昂,匡廷云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33-37 . 
    摘要 ( )   PDF (32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改进的银染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杂种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及其母本培矮64S和父本9311在光抑制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变化,共得到了杂种的167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对这些差异片段进行分类和遗传来源分析表明,杂种光抑制差异表达基因多数为父母本所共有,是母本和父本共同遗传的结果。少数基因表现为母本或父本的单亲特异性,或无明显亲本来源,说明某种未知机制可能参与了光抑制相关基因从亲本到杂种的遗传过程。
    耕作栽培.生理生态
    水稻群体生长指标动态的知识模型研究
    严定春,朱艳,曹卫星,王绍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38-44 . 
    摘要 ( )   PDF (51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定量描述水稻群体基本苗以及主茎与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动态与品种类型、生态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积温来计算的发育进程为主线,建立了广适性的水稻适宜群体生长指标的知识模型,可为不同条件下水稻栽培过程中的生长调控与苗情诊断提供定量化的动态指标体系,包括群体主茎与分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等。利用不同生态点的常年逐日气象资料以及不同品种类型对所建知识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设计的大田基本苗与实际生产值RMSE平均为5.0,模型设计的群体生长动态指标与已有的高产栽培模式中实测结果平均相关系数达r=0.85**以上,故知识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水稻生长指标适宜动态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方法比较及与烘烤品质的通径分析
    刘艳玲,田纪春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45-51 . 
    摘要 ( )   PDF (39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甜质型与普通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刘鹏,胡昌浩,董树亭,王空军,张吉旺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52-58 . 
    摘要 ( )   PDF (42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甜质型(Zea mays L. Seccharata Sturt)和普通型玉米(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甜质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合成酶(SS)(包括合成与降解两个方向)和酸性蔗糖转化酶(Invertase)活性高于普通型玉米。甜质型玉米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高于普通型玉米,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和淀粉脱分支酶(SDE)活性低于普通型玉米,甜质型玉米SDE活性低是大量积累水溶性多糖(WSP)的直接原因,总淀粉积累量少和直链淀粉比例小是GBSS、SBE、SDE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硬质度胚乳奥帕克-2(o2)玉米籽粒超微结构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杨引福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59-63 . 
    摘要 ( )   PDF (26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中群14QPM和陕综5号QPM两个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为试材,采用胚乳硬质度5级分类法对籽粒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胚乳硬质度越高,籽粒物理性状越好,蛋白质品质越差;硬质度越低,籽粒物理性状越差,蛋白质品质越好。在含奥帕克-2(o2)的QPM群体中,胚乳硬质度、籽粒密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于胚乳内部组织(EN)的不同,而胚乳边缘组织(EN1)无差异。胚乳内部组织结构的疏密排布、淀粉粒形状、均匀性、角质化程度决定了籽粒物理性状的优劣;胚乳内部组织中基质蛋白形态、密度以及与淀粉粒结合紧密程度决定了优质蛋白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
    植物保护
    水稻白叶枯病菌对拌种灵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
    张宇君,周明国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64-69 . 
    摘要 ( )   PDF (38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了抗拌种灵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可以在含100 μg·ml-1拌种灵平板上生长,而敏感菌株在10 μg·ml-1浓度下则不能生长。敏感菌株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受拌种灵强烈抑制,而抗药突变体的酶活性较低,且不受药剂抑制。应用6对引物,从水稻白叶枯病菌野生敏感菌株和室内诱导抗药性菌株中扩增到琥珀酸脱氢酶基因全序列。该基因全长3 616 bp,编码1 115个氨基酸,含有2个内含子。与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琥珀酸脱氢酶核苷酸同源性93%,氨基酸同源性97%;与其它6种病原细菌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43%~95%。敏感菌株和抗药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序列分析表明,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亚基中229位氨基酸由组氨酸(CAC)突变为酪氨酸(TAC)是导致X. oryzae对拌种灵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徐州、平山两地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群体遗传关系分析
    张建珍,马恩波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70-75 . 
    摘要 ( )   PDF (3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江苏徐州和河北平山两地混生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和日本稻蝗(O.japonica) 的群体遗传关系。用10条随机引物从43头个体中产生125条清晰、稳定的谱带, 其多态性条带占99%。 Shannon信息指数表明,中华稻蝗遗传多样性高于日本稻蝗,分别为0.3432和0.2781。Nei's遗传距离显示:种群间遗传距离明显小于种间遗传距离;同一采集地点混居的中华稻蝗与日本稻蝗之间的遗传距离小于地理上存在较大跨度的两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如:江苏徐州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411,河北平山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遗传距离为0.2578,而江苏徐州中华稻蝗和河北平山日本稻蝗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749,江苏徐州日本稻蝗和河北平山中华稻蝗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982。基于Nei's遗传距离,分别用UPGMA和NJ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供试的43个个体分为两大聚类簇,江苏徐州和河北平山两地的中华稻蝗聚为一支,日本稻蝗聚为另一支。上述结果表明,RAPD分析方法可显示个体间的多态性,反映个体或物种间的细微差异,是区分近缘物种的有效分子标记。
    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禇栋,张友军,徐宝云,吴青君,丛斌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76-85 . 
    摘要 ( )   PDF (33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并具有多种生物型。本文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对国内外12个地理种群烟粉虱的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自北京海淀、河南郑州、山东枣庄、江苏南京、上海闵行、海南海口等地的烟粉虱与来自美国California州、Texas州、Arizona州以及以色列的B型烟粉虱的同源性达到99.8%~100%,由此可见目前在中国广大地区暴发成灾的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而采自云南省昆明地区一品红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与来自摩洛哥和西班牙的Q型烟粉虱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该烟粉虱生物型为Q型,这也是首次报道Q型烟粉虱入侵中国。
    二氯喹啉酸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朱国念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86-90 . 
    摘要 ( )   PDF (36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除草剂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Q)、氯化亚砜、氨基己酸和氨基丁酸等为起始原料,经2步化学反应分别合成了2种二氯喹啉酸半抗原:6-(3,7-二氯-8-喹啉甲酰基)氨基己酸(QC)和4-(3,7-二氯-8-喹啉甲酰基)氨基丁酸(QB)。并通过碳化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将Q、QC和QB分别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制备了二氯喹啉酸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再将Q-BSA、QC-BSA和QB-BSA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3种抗二氯喹啉酸的多克隆抗体:抗Q-BSA抗体(Q-Ab)、抗QC-BSA抗体(QC-Ab)和抗QB-BSA抗体(QB-Ab),当相应的包被抗原浓度均为4 ?g·ml-1时,相应的冻干粉效价分别为2×103,1.2×106和1.6×106。由于Q-Ab效价偏低,不适合用于检测。采用同源间接ELISA竞争法测定时,其他2种抗体(QC-Ab、QB-Ab)的抑制中浓度(IC50)均大于50 mg·L-1,检测灵敏度也较低。因此本文对异源间接竞争ELISA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源反应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同源反应,其中QB-Ab的IC50为0.4 mg·L-1;最低检测限为0.006 mg·L-1。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氮的分布特征
    文倩,林启美,赵小蓉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91-95 . 
    摘要 ( )   PDF (35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林地、草地和耕地采集7个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壤样品,利用干筛法得到>5 mm、5~2 mm、2~1 mm、1~0.5 mm、0.5~0.25 mm和<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并测定各级团聚体中的全氮、微生物量氮、K2SO4浸提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其输入的有机物质数量和种类以及肥料管理不同,直接影响到土壤全氮、K2SO4浸提氮、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及其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和K2SO4浸提氮分别为0.67~2.06 g·kg-1、11.40~71.03 mg·kg-1和1.28~4.60 mg·kg-1。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土壤氮的含量最高,退化草地最低。不施肥的土壤,其小团聚体中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明显低于大团聚体;而进行灌溉的耕地土壤,由于无机氮肥和有机物质输入量都比较高,不仅其全氮含量比较高,而且小团聚体中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也比较高,说明在低肥力条件下土壤氮素首先在大团聚体中循环,这表明在自然土壤生态系统中,大团聚体中氮素的循环转化比小团聚体中的更加重要。
    根系的吸收作用及土壤水分对硝态氮、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宋海星,李生秀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96-101 . 
    摘要 ( )   PDF (32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玉米根系的吸收作用和土壤水分对耕层土壤硝态氮迁移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发育状况及水分供应明显影响硝态氮的迁移及分布。根系自然生长和灌水处理,距主茎不同距离的各位点硝态氮浓度差异小;而限制根系生长和不灌水处理,则差异较大。距主茎0~10 cm范围的耕层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是由远到近逐渐降低。这种变化趋势与耕层土壤中根系吸收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反。限制根系生长时,各位点土壤硝态氮浓度与土壤水分有相当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随着植物吸水硝态氮作为溶质向根表迁移。与硝态氮不同,铵态氮的迁移和分布不受根系发育状况及水分供应的影响。
    不同耐低磷基因型玉米磷营养特性研究
    刘秀梅,张夫道,张树清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02-109 . 
    摘要 ( )   PDF (53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营养元素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处理浓度下,纳米级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量均比天然高岭土高,氮的吸附量是天然高岭土的1.5~1.7倍、磷是1.9~2.2倍、钾是1.4~2倍、碳是1.3~1.9倍。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解吸量与其吸附量呈正相关。2种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规律均可用Langmuir和 Freundlich 方程来拟合。
    同耐低磷基因型玉米磷营养特性研究
    张丽梅,贺立源,李建生,徐尚忠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10-115 . 
    摘要 ( )   PDF (29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耐低磷特性的5个玉米自交系在生长过程中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和吐丝期的磷营养特性。结果表明,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磷吸收效率是决定耐低磷特性的主要变异来源,低磷胁迫下,耐低磷自交系99180和99239植株相对吸磷量均显著高于敏感自交系99152。孕穗期,玉米自交系耐低磷特性主要体现在上部叶磷累积量较高,能保证玉米后期正常生长发育。吐丝期,耐低磷自交系99180和99239即使在低磷胁迫下,磷吸收效率和再分配效率仍明显高于敏感自交系99152。不同耐低磷自交系的磷营养特征也存在差异,99239主要表现为吸收效率较高,而99180则表现出更强的再分配能力。
    硅对土壤外源镉活性和玉米吸收镉的影响
    杨超光,梁永超,娄运生,豆虎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16-121 . 
    摘要 ( )   PDF (35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外源硅对土壤镉形态组成的影响,以及与玉米吸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0.1和1.0 mmol·kg-1(以CdSO4·8/3H2O加入)镉处理的土壤加入2.0 g·kg-1 硅酸钠(以Na2SiO3·9H2O加入,pH调至6.0)后可显著减轻镉对玉米的毒害,降低玉米吸镉量。加硅处理显著降低土壤中的交换态和铁锰结合态镉量,但显著提高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镉的量。硅降低镉对玉米毒害的机制之一是硅改变了根外土壤中镉的形态,降低了镉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
    园艺
    CYP86MF反义基因转化获得青花菜雄性不育植株
    黄科,曹家树,余小林,叶纨芝,卢钢,向洵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22-127 . 
    摘要 ( )   PDF (52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含质粒反义CYP86MF基因片段)介导转化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 italica Plenck)下胚轴,经卡那霉素选择压下连续选择、扩繁和生根培养,获得了青花菜转基因植株。经PCR、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检测证明,CYP86MF基因已经整合至转基因植株染色体中。经花器官观察,转基因植株中有雄蕊发育不良、花粉不萌发的植株。转基因植株自交不能结实,用转基因植株花粉对正常植株进行人工授粉,不能正常结实,表明转基因植株花粉是不育的。用正常花粉对转基因不育植株进行人工授粉,转基因不育植株能正常结实,表明转基因不育植株的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其不育性与CYP86MF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有关。
    热胁迫对葡萄叶片中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郁松林,黄卫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28-134 . 
    摘要 ( )   PDF (49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葡萄品种京秀(Vitis vinifera L. cv. Jingxiu)一年生扦插苗为试材,40℃高温处理30 min,并以25℃为对照,采用体外底物磷酸化方法对叶片中蛋白激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热胁迫处理后,叶片中蛋白激酶在底物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浓度为0.5 mg·ml-1时,其活性达到最大(7 678.7 cpm),而后随底物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其活性下降。Mg2+浓度为5 mmol·L-1时,蛋白激酶活性达到最大(8 165.8 cpm)。Ca2+对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极弱,Mn2+对蛋白激酶活性的激活没有影响。ATP浓度为50 μmol·L-1时,蛋白激酶的活性最大(7 900.9 cpm),比对照高4.7倍。在以组蛋白-Ⅲ(histone-Ⅲ)为底物时,蛋白激酶的活性很微弱,且Mg2+和Ca2+对蛋白激酶有极弱的激活作用。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法分离粗枝大叶黄杨幼苗的冷诱导表达基因
    孙洪波,王国英,赵梁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35-139 . 
    摘要 ( )   PDF (33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冷诱导表达的正向抑制差减cDNA文库,低温处理的幼苗为tester,常温处理为driver,通过cDNA宏阵列差异筛选cDNA文库,得到604个低温诱导或表达增强的候选克隆,对其中的84克隆进行DNA测序,去除冗余的cDNA,在GenBank中进行核酸和蛋白质同源性的比较和功能分析,共有36个单一序列,有 12 个cDNA未找到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基因,表明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与cDNA宏阵列技术分离诱导表达的基因是可行的。
    超临界二氧化碳二次梯度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研究
    张文成,潘见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40-144 . 
    摘要 ( )   PDF (33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超临界CO2二次梯度结晶压力、温度、时间对穿心莲内酯纯度、结晶率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进行晶体形貌考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二次梯度结晶穿心莲内酯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压力14 MPa、温度55℃、时间60 min、CO2流量15 L·min-1,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穿心莲内酯晶体形貌更加细小,在结晶板上呈絮状分布,纯度>90%,最高达92.5%,结晶率为48.9%。
    单抗介导牛海绵状脑病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王志亮,吴晓东,刘雨田,邹艳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45-150 . 
    摘要 ( )   PDF (2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鲁西黄牛重组PrPc成熟蛋白免疫PrPc基因敲除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筛选出单抗4C11可特异识别牛海绵状脑病标准阳性牛脑样品上PrPSc核心片段。以单抗4C11为核心试剂,建立了单抗介导牛海绵状脑病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并已颁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180-2003(牛海绵状脑病诊断技术)。已应用于中国牛海绵状脑病的持续监测,至2002年底共检测了全国各地3344份牛脑样品,结果全为阴性,且每批次所设的阳性对照样品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与Roche公司单抗6H4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
    二肽酰肽酶Ⅳ在金华火腿加工过程中的活力变化
    赵改名,周光宏,徐幸莲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51-156 . 
    摘要 ( )   PDF (41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浙江兰溪长白×金华猪杂交猪后腿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金华火腿,分别在腌制前、腌制结束、晒腿结束、成熟中期、成熟结束和后熟结束6个工艺点随机取5条腿的股二头肌,测定了各样品的常规理化指标和二肽酰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DPPⅣ)在pH7.0和温度37 ℃条件下的潜在活力;借助Design-experts 6.0软件,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温度、食盐含量、硝酸钠含量和pH值对DPPⅣ活力的影响,并用响应曲面回归方程对金华火腿加工各阶段结束后的肌肉DPPⅣ实际活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金华火腿加工过程中,随加工温度和股二头肌pH逐渐升高,食盐含量持续增加,DPPⅣ潜在活力持续下降;DPPⅣ实际活力受加工温度、肌肉pH和食盐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DPPⅣ在金华火腿整个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潜在活力,但其实际活力一直很低,最高为其潜在活力的3.12%。
    菜籽多糖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研究
    严奉伟,吴谋成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57-162 . 
    摘要 ( )   PDF (30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菜籽多糖粗品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用K3[Fe(CN)6]与TCA体系、脂肪氧合酶评价菜籽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肪氧合酶的能力,用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MDA及ROS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显示,在化学模拟体系中,菜籽多糖具有还原能力,2.00 mg·ml-1菜籽多糖的抗活性氧单位为94.03,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率达22.8%。在体外,2.00 mg·ml-1菜籽多糖使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低于非诱导组,对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MDA生成抑制率达30.3%,对肝组织匀浆MDA生成抑制率分别为54.7%(非诱导组)、32.0%(Fe2+诱导组)及84.5%(H2O2诱导组)。10.00 mg·ml-1菜籽多糖使小鼠血清抗活性氧单位达1 340.13。在体内,腹膜注射菜籽多糖组小鼠(400 mg·kg-1bw·d-1, 12 d)与对照组相比,肝匀浆MDA的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上结果表明,菜籽多糖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菜籽多糖具有还原能力及抑制与氧化有关的酶的活性可能是其抗氧化的机理。
    作物生产系统
    中国种子生产程序的革新及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
    王春平,张万松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63-170 . 
    摘要 ( )   PDF (2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但中国种业的发展远落后于农业经济的其它部门,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本文对中国加入WTO后种子生产程序的革新及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指出:中国应逐步放弃"三圃制",推行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的保存,应建立"株系(行)循环法"和低温低湿库双重保存制度。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应与"四级程序"配套,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提出了几种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构建方案。
    畜牧.兽医.资源昆虫
    抑制素α亚基在大鼠下丘脑与垂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王根林,柳伟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71-175 . 
    摘要 ( )   PDF (53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使用抑制素α亚基单克隆抗体对注射抑制素α片段及抑制素粗提物后的去卵巢大鼠的下丘脑和垂体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在下丘脑与垂体存在抑制素α亚基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阳性反应位点,并存在剂量与时间上的依赖关系,说明抑制素α亚基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和垂体,为探讨抑制素α亚基在血脑屏障的转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上的依据。
    热应激对鸡脾脏和法氏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节
    张书霞,华荣虹,鲍恩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76-180 . 
    摘要 ( )   PDF (28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只 AA肉鸡于22℃饲养。30日龄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进行0 、5和10h的41℃高温应激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应激后不同时间脾脏和法氏囊细胞 DNA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表明,应激处理0、5和10 h时,脾脏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分别是4.67%、5.11%、4.78%,法氏囊S期细胞分别是30.52%、24.71%、24.04%;脾脏和法氏囊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22%、0.42%、0.32%和0.32%、0.62%、0.41%;脾脏和法氏囊 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49%、10.36%、9.80%和8.60%、10.51%、9.41%; 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脾脏分别是31.32%、24.01%和29.26%,法氏囊则是30.24%、27.10%、31.54%;脾脏细胞凋亡率,应激后5 h 与 0 和10 h有显著差异(P<0.05);在高温应激过程中,脾脏和法氏囊的细胞凋亡率与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呈方向一致的变化关系,均是从0 h到5 h逐渐升高,以后又逐渐下降;而与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反向变化关系。据此说明高温应激能明显影响脾脏和法氏囊细胞凋亡,而这种细胞凋亡的变化受Caspase-3和Bcl-2表达的调节。
    鹅球虫Eimeria nocens的生活史及致病性研究
    戴亚斌,刘梅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81-184 . 
    摘要 ( )   PDF (26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只10日龄小鹅分别接种1.0×105~1.0×106个Eimeria nocens孢子化卵囊,在接种后30~336 h期间内分期剖杀,对E. nocens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动态性观察。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E. nocens至少有3个世代的裂殖生殖阶段。有两种类型的裂殖体存在,一种在接种后54~78 h发育成熟,为第1代裂殖体,每个含10个左右的裂殖子;另一种在接种后102~240 h发育成熟,为第2代或第3代裂殖体,每个含25个左右的裂殖子。接种后198 h左右虫体开始进入配子生殖阶段。从接种后第10天开始有卵囊排出,显露期为4 d。25℃下卵囊孢子化时间为60~72 h。E. nocens寄生于空肠后部、回肠、盲肠、直肠和泄殖腔的绒毛和肠腺上皮细胞及固有膜中。在裂殖生殖后期、配子生殖和卵囊排出期间组织病变比较明显,主要包括肠粘膜上皮坏死和脱落、肠壁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肠绒毛萎缩等,尤以回肠及其邻近部位最为严重。感染鹅腹泻、食欲下降、消瘦乃至死亡。
    环境铅镉污染对动物健康影响的研究
    刘宗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85-190 . 
    摘要 ( )   PDF (25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白银矿区周围农田土壤、灌溉用水、牧草、农作物、粮食和动物全血、被毛及组织中1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并检测了当地动物组织器官机能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工厂在冶炼过程中已造成Pb、Cd、Cu、Zn对周围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其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区(P <0.01),其中牧草中Pb、Cd的平均含量是对照区的9和680倍,粮食中为10和35倍,并通过食物链系统导致马和羊发生Pb-Cd联合中毒,呈现典型的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和肝脏、肾脏及肺脏等实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同时,动物性食品中Pb、Cd蓄积直接威胁食用者的健康安全。提示动物体内Pb、Cd含量的分析可作为监测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标识。
    研究简报
    土壤质地对不同面筋含量冬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郭天财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91-196 . 
    摘要 ( )   PDF (3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粘土、壤土、沙土对3个不同面筋含量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面筋含量的藁麦8901在沙土上种植3个酶活性都较高,AGPP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在花后10 d和20 d分别有两个峰值,且第二个峰值显著高于第一个峰值;SSS和SBE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花后20 d达到峰值,表明沙土可能有助于藁麦8901籽粒淀粉的合成。豫麦49 AGPP和SSS活性表现为沙土>壤土>粘土;而SBE活性粘土和壤土较高,沙土较低,表明3种土壤质地对该品种籽粒淀粉合成可能都是有利的。低面筋含量的洛麦1号在粘土上种植3个酶活性都较高,其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花后20 d,表明粘土可能有助于洛麦1号籽粒淀粉的合成。
    钙和钙调素拮抗剂对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陈贵林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197-202 . 
    摘要 ( )   PDF (58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耐热性不同的农友茄和二苠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钙、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FP)和W7[N-(6-aminohexyl)-5-chloro-1-naphthalene sulfonamide]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40℃/40℃,昼/夜)茄子幼苗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GSH)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TFP和W7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茄子幼苗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同时,对SOD和POD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加剧了GSH的破坏和Pro的积累;而Ca2+处理显著降低了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提高了SOD和POD活性,减轻GSH的破坏,延缓了Pro的积累。相同处理条件下,耐热品种农友茄较热敏感品种二苠茄伤害程度轻,这表明Ca2+-CaM信使系统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调节抗氧化剂含量、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来调节茄子幼苗对高温逆境的适应性。
    摘叶对大樱桃休眠花芽内源激素及活性氧代谢的调控
    段成国,李宪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203-207 . 
    摘要 ( )   PDF (33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8年生大樱桃为试材,分析了人工摘叶处理对休眠花芽中内源激素含量,活性氧物质H2O2、O2-·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摘叶打破休眠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摘叶后花芽各种激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ABA下降最显著。摘叶后期GA3和ZT等生长激素的含量逐渐回升,且明显高于对照花芽。摘叶增加了花芽中的H2O2含量,摘叶后30 d较同期对照增加了34.57%,而O2-·含量出现降低的趋势,摘叶后30 d比同期对照降低了25.49%。另外,摘叶提高了SOD的活性,而CAT活性降低,这与H2O2含量的降低一致,摘叶同时还提高了POD的活性。摘叶花芽平均较对照提早萌芽3~6 d,提早2~4 d解除休眠。
    快速导入小麦多个优质HMW-GS基因方法和效果的研究
    张晓科,魏益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208-212 . 
    摘要 ( )   PDF (30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回交转育、特异性PCR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与蛋白质电泳筛选,结合温室和大田种植,将Soissons携带的多个优质HMW-GS基因导入高产小麦品系1718。特异性PCR检测BC1、BC2、BC3和BC3F1代随机群体的Dx5基因分布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分离比例1:1;从BC2代到BC3F2代,结合HMW-GSDx5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其它农艺性状常规选择,筛选出携带优质HMW-GSDx5基因、又与轮回亲本农艺性状相似的单株后,进行回交或者自交;在BC3F2代中已获得携带优质HMW-GSDx5基因、农艺性状稳定、且又与轮回亲本相似的株系1718-4;在BC3F2后代中,蛋白质电泳筛选出携带1、7+8、5+10亚基的单株1718-4-6和1718-4-10。两新品系1718-4-6和1718-4-10保留了轮回亲本高产特性,且品质性状明显提高。在聚合多种优质HMW-GS基因和改良高产小麦品系品质育种中,回交转育、HMW-GS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与高代蛋白质电泳筛选相结合是一种定向、快速、有效的育种途径。
    PVYN与PVYO病毒RT-PCR快速检测体系研究
    孙琦,张春庆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01):  213-216 . 
    摘要 ( )   PDF (26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铃薯Y病毒(PVY)是侵染马铃薯的重要病毒之一,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产。本文通过对PVY病毒N株系(PVYN)与O株系(PVYO)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在其外壳蛋白同源区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建立了PVY病毒的RT-PCR检测体系。另外在N株系与O株系同源区设计一条3′引物,选择N株系与O株系差异区设计两条5′端引物,建立了可鉴定PVYN与PVYO的复合RT-PCR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对于马铃薯脱毒苗的检测与PVY病毒的调查及病理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