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广告服务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3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10-07-01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小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初步定位
    郭嗣斌,张端品,林兴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11-2618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1
    摘要 ( )   PDF (44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将小粒野生稻(Acc. No. 101133)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导入栽培稻IR24,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以便应用于育种实践。【方法】以小粒野生稻和栽培稻IR24的BC2F2群体及其F3、F4家系为材料,利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借助SSR标记对Xa35(t)进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通过对抗病基因进行抗谱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对白叶枯病菌株PXO86和PXO99表现感病,而对PXO61、PXO112和PXO339表现抗病,初步将其定位于水稻的第11染色体长臂上,同标记RM144共分离,并位于标记RM7654和RM6293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1 cM和0.7 cM。【结论】小粒野生稻(Acc. No. 101133)含有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暂定为Xa35(t)。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姜莹,黄林周,胡银岗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19-2632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2
    摘要 ( )   PDF (8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春化作用相关基因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小麦冬春性的关系,促进小麦地方品种的合理利用。【方法】采用小麦春化作用相关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的STS分子标记,对其在中国小麦十大生态栽培区的153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冬春性的关系。【结果】(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4个显性春化基因的分布频率依次为60.78%(Vrn-D1)、5.88%(Vrn-A1a)、5.23%(Vrn-B1)和0(Vrn-B3)。(2)Vrn-A1a和Vrn-B1在东北春麦区等春麦区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以东北春麦区最高,达50%和33.33%,在大部分冬麦区未检测到这2个显性突变。10个麦区地方品种均检测到Vrn-D1,在青藏春冬麦区地方品种分布频率最高(83.33%),也是在中国冬麦区小麦地方品种中检测到的主要春化基因类型。(3)中国十大麦区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型与其对春化作用的要求基本吻合,除中部和南方冬麦区地方品种基因型与文献记载的冬春性的一致性指数较低外,其它麦区的冬春性一致性指数较高。【结论】通过分子标记检测,明确了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子检测与田间观察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品种的冬春性。

    基于两个相关群体的玉米花期相关性状QTL定位
    王迪,李永祥,王阳,刘成,刘志斋,彭勃,谭巍巍,张岩,孙宝成,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33-2644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3
    摘要 ( )   PDF (53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利用具有共同亲本黄早四的2个F2﹕3群体,定位控制玉米的抽雄期(DTT)、散粉期(DTP)、吐丝期(DTS)以及散粉-吐丝间隔期(ASI)的QTL,为玉米分子育种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自交系齐319和掖478分别与黄早四杂交构建的230个和235个F2﹕3家系为定位群体(分别写作Q/H和Y/H),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方法,对在不同生态环境下(2007-北京、2008-北京、2007-河南、2008-河南、2007-新疆以及2008-新疆)玉米花期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同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2.0软件进行基因×环境互作及上位性的分析。【结果】尽管4个花期相关性状的表现在2个群体中存在明显差异,但它们之间均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在6个环境下对2个群体的4个性状进行了QTL检测,Q/H群体共定位到了85个QTLs,分布在玉米的10条连锁群上;Y/H群体共检测到了30个QTLs,呈现成簇分布。在Q/H群体中检测到2个重要的与多个性状相关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同时表达的QTL区域,分别位于第8染色体的umc1562—bnlg1651和第10染色体的phi062—umc1115区段;在Y/H群体中也检测到了1个与多性状相关且在多环境表达的QTL区域,位于第3染色体的nc030—umc2166区域。进一步分析发现,贡献率较大的QTL同时控制着多个性状。对比2个群体的定位结果,共检测到4个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一致性”QTLs。【结论】玉米花期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较为复杂,而在不同环境及不同遗传背景下能够稳定存在的QTL可为这类性状的生产应用以及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张洪程,吴桂成,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高辉,魏海燕,黄幸福,龚金龙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45-2660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4
    摘要 ( )   PDF (57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寻求水稻稳定超高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早熟晚粳品种武粳15、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其它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就氮肥运筹与穗肥施用叶龄期,设置了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和促前控中3种栽培模式,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大面积生产上的常规栽培模式为CK,对产量及其结构、群体生长发育动态以及根系活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同时,在江苏东海、兴化、高邮、常熟等地,以徐稻3号、常优1号、陵香优18、武粳15等品种为材料,进行(15—50)×667m2连片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栽培综合试验与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结果】2品种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的实产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750 kg/667m2)。与CK相比,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每穗粒数多、群体颖花量大,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与之相当;2模式的群体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准时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且数量适中(适宜穗数的1.3—1.4倍),此后群体平缓消减,至抽穗期基本稳定,最终成穗率显著高于CK;其群体LAI动态与茎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最大LAI均出现在孕穗期,为8.0—8.5,成熟期仍保持3.5—4.0;群体光合势与干物质积累,2模式在生育前期(移栽—拔节期)较CK低,中期(拔节—抽穗期)与CK相当,后期(抽穗—成熟期)显著高于CK;2模式在拔节期的根系干重与CK相当,抽穗期和成熟期则显著高于CK,而这3个时期的根冠比均显著高于CK,其抽穗后(抽穗—腊熟期)的根系平均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均显著高于CK。同时,连续2年多地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综合栽培试验以及后3年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实产均达800 kg/667m2左右。【结论】揭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根本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提出了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的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不同算法红边位置监测小麦冠层氮素营养指标的比较
    姚霞,田永超,刘小军,曹卫星,朱艳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61-2667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5
    摘要 ( )   PDF (35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红边位置常被用于监测作物叶片氮素营养状况。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算法提取红边位置,分析并比较不同算法提取的红边位置对氮素营养监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差异,确定监测小麦叶片氮素营养的最佳红边位置算法及定量 模型。【方法】基于不同施氮水平、播种密度、品种类型和生育时期的小麦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不同算法的红边位置(一 阶微分、倒高斯法、多项式拟合法、四点内插法、拉格朗日法、线性外推法)与冠层叶片氮素营养指标的定量关系,比较 不同算法红边位置对氮素营养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线性外推法为计算小麦红边位置的最佳算法,并建立了基于线性外推法的小麦冠层叶片氮素营养定量监测模型。【结论】研究结果为小麦冠层叶片氮素营养指标的可靠监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果与增产增收效应
    尚金霞,李军,贾志宽,张丽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68-2678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6
    摘要 ( )   PDF (37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其与不同施肥处理组合的增产增收效应。【方法】在2007—2009年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冬闲期和玉米生育期秸秆还田免耕、深松和翻耕处理土壤湿度,分析各耕作处理在平衡施肥、无肥和常规施肥处理下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收益。【结果】2年冬闲期免耕和深松处理0—200 cm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较翻耕处理高33.4和31.1 mm,2年玉米生育期免耕和深松处理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较翻耕处理高36.3和37.3 mm;平衡施肥深松处理组合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10 341.0 kg?hm-2和24.89 kg?hm-2?mm-1,平衡施肥免耕次之,平衡施肥翻耕处理位居第三位。【结论】无论在何种施肥处理下,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增产增收效应均为深松>免耕>传统翻耕处理。平衡施肥深松处理组合效益最好,为渭北旱塬较适宜的春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

    植物保护
    稻纵卷叶螟危害后水稻叶片的光谱特征
    黄建荣,孙启花,刘向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79-2687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7
    摘要 ( )   PDF (40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阐明水稻受稻纵卷叶螟危害后不同受害程度的叶片、卷叶的分布形式及卷叶率对稻叶光谱特征的影响,获取诊断水稻受害程度的模型,以便为稻纵卷叶螟的遥感监测提供理论指标与方法。【方法】试验以不同受害等级的虫害叶及健康叶为材料,在室内恒定条件下采用ASD光谱仪分别测定不同受害程度、受害叶片的不同分布形式、及不同卷叶率下稻叶的光谱反射率,并采用直线回归法,建立基于光谱参数的水稻受害程度诊断模型。【结果】水稻虫害叶光谱反射率均随受害等级的增加,在绿光区(530—570 nm)和近红外区(700—1 050 nm)降低,而在红光区(610—700 nm)增加。能反演叶片受害程度的敏感波段为530—564 nm、614—695 nm 和706—1 050 nm。建立了5个反演叶片受害程度的模型,诊断准确率在80%—90%之间,并且以741 nm处的反射率对叶片受害程度的诊断效果最好。在卷叶率恒定的条件下,卷叶的分布位置对光谱反射率影响较小;而卷叶率对光谱反射率的影响较大,表现为随卷叶率的增大,450—500 nm和610—700 nm处的反射率增大,530—570 nm和700—1 050 nm处反射率降低。差值植被指数(Rnir-Rred)、黄边面积(SDy)及红边面积与蓝边面积的差值(SDr-SDb)等指标均能将6个不同等级的卷叶率(0、10%、30%、50%、70%和90%)区分开,并且利用黄边面积(SDy)指标诊断卷叶率的准确率达86%。【结论】水稻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后,在叶片光谱反射率上有明显的表现,可以利用光谱特征来监测稻叶的受害程度及卷叶率大小。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重庆地区桔小实蝇遗传分化研究
    万宣伍,刘映红,张彬,周浩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88-2696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8
    摘要 ( )   PDF (36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桔小实蝇遗传分化情况。【方法】以8对微卫星引物对重庆地区6个桔小实蝇种群155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在8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6个种群在各位点的平均表观杂合度Ho为0.1731—0.295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1311—0.6796,经卡方检验,各种群在大多数位点上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对多态位点百分率P、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Shannon信息指数I的分析表明,本文所研究的6个桔小实蝇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分化系数FST平均值为0.0777,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武隆种群和永川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2367),江津种群和北碚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667)。UPGMA聚类分析显示,重庆地区桔小实蝇大致分为两个亚群,北碚、江津、万州、秀山、永川5个种群为一个亚群,武隆种群单独为一个亚群。【结论】重庆地区的桔小实蝇出现了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不高。桔小实蝇在重庆地区的入侵处于初级阶段。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水、氮供应对玉米冠层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王丽梅,李世清,邵明安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697-2705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09
    摘要 ( )   PDF (33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阐明水、氮供应对玉米冠层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及随生育时期变化的影响,对关键生育时期采取有效水肥措施以提高产量。【方法】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和水分供应对玉米冠层营养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累积、分配及随生育时期变化的影响。【结果】除11叶期外,施氮可显著提高叶片和茎鞘单位干重氮素含量;施氮条件下,充分供水有利于叶片和茎鞘单位干重氮素累积;而氮素胁迫时,充分供水反而不利于单位干重氮素累积。无论施氮与否,充分供水处理叶片+茎鞘干物质累积随生育时期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干旱胁迫处理呈线性增长趋势;除水、氮皆胁迫处理叶片+茎鞘氮素累积从11叶期到灌浆期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处理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无论水、氮供应情况如何,各生育时期氮素累积主要部位均为叶片;不施氮时,生育前期干物质累积主要部位是叶片,生育后期为茎鞘;施氮后,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主要部位均为茎鞘,施氮对茎鞘干物质累积的影响比对叶片更为显著。【结论】叶片和茎鞘干物质与氮素累积具有不同步性,且随生育时期累积趋势因水、氮供应不同而异。各处理氮素累积主要部位均为叶片,而干物质在叶片和茎鞘中的分配因氮素供应不同存在显著差异。施氮和充分供水均可显著提高冠层营养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累积,二者存在显著正交互效应,本试验条件下氮肥比水分效应更为突出。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土旱塬黑垆土氨氧化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刘桂婷,程林,王保莉,赵其国,曲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06-2714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0
    摘要 ( )   PDF (69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认识土壤氨氧化细菌对不同施肥制度的响应,以期明确氨氧化细菌对环境质量变化的指示作用。【方法】构建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克隆文库,利用PCR-RFLP方法研究无肥(CK)、有机肥(M)、氮肥+有机肥(NM)、磷肥+有机肥(PM)、氮磷肥+有机肥(NPM)等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5种施肥处理分别得到59、56、83、71、42个RFLP酶切类型。α多样性指数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多样性存在差异,NM处理多样性最高,NPM处理多样性最低。β多样性指数表明M与NPM处理之间Sorenson指数为0.61,群落相似性最高;NM、PM与CK之间Sorenson指数均为0.15,群落相似性最低;其余均介于0.23—0.38。基于amoA氨基酸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表明,各处理均以Nitrosospira cluster 3为优势种群,但不同处理间属于Nitrosospira cluster 3a和3b中克隆子所占的比例大小不同,同时发现有Nitrosospira cluster 4种属。【结论】长期施肥改变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不同施肥环境可导致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种属间的显著差异。

    长期不同植被覆盖和施肥管理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张迪,韩晓增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15-2723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1
    摘要 ( )   PDF (39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植被覆盖与施肥管理后,同一地块的黑土的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的变化。探讨黑土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管理模式。【方法】第一个田间试验开始于1985年,研究不同植被覆盖(裸地、草地、耕地)下的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变化。第二个田间试验开始于1993年,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无肥对照(CK)、氮磷(NP)、氮磷配施有机肥(NPOM))对活性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植被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及长期不同施肥管理均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形成产生明显的影响。与1985年相比,裸地TOC和全氮(TN)分别下降11.2%和15.3%,草地TOC和TN分别增长13.2%和5.8%,耕地TOC增长1.1%,而TN下降15.5%。与裸地相比,耕地和草地轻组有机氮分别增长13.9%和46.2%,轻组有机碳增长36.48%和62.0%。不同植被下热水浸提有机碳和高锰酸钾氧化碳总量的顺序为草地>耕地>裸地。在第二个试验中,施加有机肥能使TOC和TN分别增加了25.5%和18.6%。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和氮磷肥的配施,使轻组有机氮分别增加了126.7%和12.17%,轻组有机碳增加了125.14%和17.14%。与对照和施氮磷肥相比,施加有机肥使颗粒有机氮分别增加了49.8%和23.2%,颗粒有机碳增加了6.5%和29.9%。高锰酸钾氧化有机碳和热水浸提有机碳含量的顺序为CK<NP<NPOM。【结论】草地与氮磷配施有机肥处理均有利于土壤TOC及活性有机碳的积累。

    园艺
    番茄果实成熟衰老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左进华,陈安均,孙爱东,罗云波,朱本忠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24-2734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2
    摘要 ( )   PDF (34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番茄果实成熟衰老是一个有序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因子高度协调的遗传调控过程,影响番茄果实成熟衰老的因子很多,包括各种植物激素﹑相关酶类以及各种外源物质等。本文论述了与番茄果实成熟衰老相关的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乙烯﹑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多胺)﹑相关酶类(脂氧合酶﹑保护酶类﹑软化酶类),以及外源物质(1-甲基环丙烯﹑一氧化氮﹑钙)对番茄果实成熟衰老的影响,并探讨了各种相关因子对其成熟衰老的影响机理。
    新疆红肉苹果转录因子MsMYB10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br#
    王延玲,张艳敏,冯守千,田长平,王海波,刘遵春,宋杨,陈学森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35-2743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3
    摘要 ( )   PDF (92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克隆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MYB10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红色发育机理及选育新的栽培红肉苹果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根据MdMYB10基因编码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新疆红肉苹果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1个约700 bp的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随后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RT-PCR 获得的cDNA 全长包含完整的cDNA开放读码框732 bp,编码244个氨基酸,命名为MsMYB10。MsMYB10分子量为28.56 kD,等电点为8.41,GenBank登录号为GQ500894。该蛋白具有R2R3MYB结构域,结构域中有保守的色氨酸残基,在C端有1个富含酸性氨基酸的转录激活区。与已知MdMYB10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另外,MsMYB10没有信号肽,具有核定位信号。进化树分析表明,MsMYB10与调控花青苷合成的转录因子MdMYB10亲缘关系最近,处在同一进化枝。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表达蛋白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结论】克隆了新疆红肉苹果转录因子MsMYB10基因, 并可在大肠杆菌中转化表达。为进一步纯化和鉴定目的蛋白及研究其功能奠定了试验基础。

    高温胁迫对‘赤霞珠’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
    罗海波,马苓,段伟,李绍华,王利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44-2750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4
    摘要 ( )   PDF (40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成熟期‘赤霞珠’葡萄的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下及恢复期间的变化,探讨葡萄光合作用抑制及恢复的机制。【方法】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进行6 d 的高温(每日9:30—15:30 40℃,其余时间30℃)处理, 然后恢复 1 d。对照的温度每日6:30—18:30为30℃,其余时间20℃。恢复时的温度条件同对照的温度。测定高温处理前、处理过程中和恢复后葡萄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每日40℃的高温处理后,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单位面积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密度(RC/CSo)显著小于对照,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系统Ⅱ受体侧放氧复合体功能参数(Wk)和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 下游的其它电子受体的概率(ψEo)升高。经过1 d的恢复,高温处理的这些参数值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40℃的高温胁迫导致‘赤霞珠’葡萄叶片的Pn显著下降,不过在常温下1 d就能够恢复。Pn下降不是气孔因子导致的结果,主要与PSⅡ供体侧和反应中心活性以及激发能的分配有关;Pn恢复上升,与上述因子都有关系。

    水杨酸和铁在调节草莓组培苗生长中的关系
    李淑平,原永兵,刘更森,刘成连,王永章,李培环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51-2758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5
    摘要 ( )   PDF (30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和铁在调控植物生长中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SA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以草莓组培苗为试材,用0.05—0.8 mmol?L-1 系列浓度的SA处理生长于含0.05—0.8 mmol?L-1 FeSO4培养基上的草莓组培苗,通过草莓苗的生长状况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及顺乌头酸酶(aconitase, ACO)3种含铁酶的活性,分析SA和铁的相互作用。【结果】低浓度铁培养的草莓苗对SA的反应比高浓度铁敏感,SA处理的最适宜浓度随铁浓度的升高而升高。SA抑制根的生长;低浓度SA增加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高浓度SA抑制植株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0.4 mmol?L-1SA处理对组培苗造成伤害,但随FeSO4浓度(0.05—0.4 mmol?L-1)的增加,根长、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存活率增加。0.05—0.2 mmol?L-1SA增加CAT和ACO的活性,0.4 mmol?L-1SA降低其活性;0.05—0.4 mmol?L-1SA提高POD的活性。【结论】水杨酸调节草莓组培苗生长的过程和铁有密切关系。

    贮藏·保鲜·加工
    甘薯果胶的乳化特性研究
    梅新,木泰华,郭庆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59-2766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6
    摘要 ( )   PDF (36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甘薯果胶构成及乳化特性,为开发和利用薯渣中的果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法从薯渣中制备果胶,咔唑硫酸法测定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滴定法测定酯化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胶分子量。在不同果胶浓度(0.5%-4.0%,w/v)和不同油相体积分数(5%-40%,v/v)条件下进行乳化液特性研究。【结果】甘薯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3.28%,酯化度31.71%,分子量约为292 kD。随着果胶浓度升高,乳化液粒径(d4,3)减小,乳化颗粒吸附果胶比例显著升高,乳化液表观黏度增大,乳化活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升高(P<0.05)。此外,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d4,3增大,EA及乳化液表观黏度升高(P<0.05),被乳化颗粒吸附果胶比例下降及ES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薯渣是制备果胶的良好材料,酸法制备甘薯果胶属低甲氧基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

    一氧化氮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姚婷婷,朱丽琴,杨双,周杰,朱树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67-2774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7
    摘要 ( )   PDF (3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伤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15、30 μL?L-1 NO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3 d内果实呼吸速率、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膜电位、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 c/a的变化。【结果】与对照和其它NO处理相比,15 μL?L-1 NO提高了果实中SOD、CAT和POD活性,有效减少了果实中氢过氧化物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ROS的含量,抑制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延缓了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升高和Cyt c的释放,维持了较高的膜电位。随着浓度升高,30 μL?L-1 NO对线粒体膜的保护作用降低。【结论】15 μL?L-1 NO有效减轻了ROS对李果实线粒体膜的氧化伤害,保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

    银杏雄株叶片和花粉主要类黄酮成分含量分析
    李卫星,甄珍,周春华,张秀萍,于建友,陈鹏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75-2783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8
    摘要 ( )   PDF (2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江苏省46个银杏实生雄株(系)叶片和花粉类黄酮化合物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银杏雄株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HPLC技术分析不同株系叶片和花粉甲醇(乙醇)-盐酸水解溶液中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并采用三因子法计算总黄酮苷含量。【结果】不同银杏雄株叶片和花粉的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设定黄酮苷元和总黄酮含量的选择域值,发现扬州有4个品系(扬州03、04、10、20)、泰州有2个品系(泰州08、13)、徐州有2个品系(徐州04、09)符合叶用标准,扬州有10个品系(扬州02、03、04、08、09、10、12、15、18、20)符合花粉用标准。银杏雄株叶片和花粉均含有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3种黄酮苷元,但含量不同,叶片中三者差别不大,而花粉中以山萘酚为主,花粉总黄酮平均含量约为叶片的1.42倍。【结论】通过黄酮苷元和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根据设定的选择指标,可以得到优良的叶用或花粉用单株供生产利用,为银杏雄株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畜牧·资源昆虫
    五个地方绵羊品种FAS基因3′-UTR区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br#
    杨具田,徐红伟,臧荣鑫,蔡勇,卢建雄,曹忻,霍生东,刘根娣,吴建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84-2792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19
    摘要 ( )   PDF (464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在绵羊地方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地方绵羊品种间遗传分化、开展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和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兰州大尾羊(38只)、滩羊(58只)、甘加羊(40只)、欧拉羊(30只)和乔科羊(39只)五个地方绵羊品种205只个体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3′-UTR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在这五个地方绵羊品种的FAS基因3′-UTR区中,有951位点和1 005位点2个多态位点;两位点分别存在AA、Aa、aa和EE、Ee、ee各三种基因型,而aa和ee基因型未检测到;AA和EE基因型频率高于Aa和Ee基因型频率,基因型AA和EE为优势基因型;A和E两个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和e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适合性检验表明,这5个地方绵羊品种在951位点和1 005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独立性检验表明:在951位点,兰州大尾羊与滩羊、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滩羊与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甘加羊与乔科羊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在1 005位点兰州大尾羊、滩羊、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品种之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测序结果表明,951位点在FAS基因在其转录产物mRNA的 951位所对应处有一处C→T突变;1 005位点在FAS基因在其转录产物mRNA的1 005位所对应处有一处A→G突变。FAS基因mRNA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951位点的突变能导致其二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1 005突变不会改变其二级结构。【结论】五个地方绵羊品种在FAS基因3′-UTR区有951位点(C→T)和1 005位点(A→G)两个SNPs,2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基因型频率分布的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在951位点,兰州大尾羊与滩羊、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滩羊与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欧拉羊与甘加羊和乔科羊、甘加羊与乔科羊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在1 005位点兰州大尾羊、滩羊、欧拉羊、甘加羊和乔科羊品种之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牛myf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
    汤展毅,严云勤,高学军,陆黎敏,朱丹丹,冀志庚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793-2799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20
    摘要 ( )   PDF (51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构建牛myf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myf6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鲁西黄牛成肌细胞后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在质粒pIRES2-EGFP的多克隆位点插入myf6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yf6,用脂质体技术转染鲁西黄牛成肌细胞,通过G418 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利用Western印记、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成肌细胞转染前后myf6基因、肌肉肌酸激酶基因和肌球蛋白轻链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质粒的成肌细胞myf6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提高(P<0.01),肌肉肌酸激酶基因和肌球蛋白轻链基因的mRNA表达量提高(P<0.01)。细胞形态观察显示成肌细胞融合为肌管。【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yf6能在成肌细胞中高效表达,myf6基因促进了成肌细胞向肌肉细胞分化。

    TCZB培养液提高小鼠早期胚胎热耐受性的研究#br#
    王恺,田文儒,高善颂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800-2805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21
    摘要 ( )   PDF (53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改良的CZB培养液(TCZB)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寻找一种可以提高动物胚胎热耐受性的新型培养液。【方法】利用原核表达的方法得到TAT蛋白和小鼠Hsp70的串联表达体—Tat-Hsp70,通过在CZB培养液中添加Tat-Hsp70蛋白,配制成TCZB培养液。比较热应激组及对照组胚胎发育率和囊胚孵出率的不同。【结果】小鼠胚胎经39℃热应激处理后,CZB组、TCZB组及对照组的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出率无显著差异。41℃热应激处理后各组则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出率(83.7±6.1和75.6±4.5)显著高于TCZB组(81.3±4.5和76.5±7.6)(P<0.05),TCZB组显著高于CZB组(80.2±5.4和73.4±6.2)(P<0.05)。【结论】TCZB培养液可以提高小鼠早期胚胎在41℃强烈热应激条件下的发育率,提高小鼠胚胎的热耐受性。

    兽医
    仔猪口服利巴韦林毒性实验研究
    于宏,孙洪磊,杨凤,李宏民,刘思当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806-2812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22
    摘要 ( )   PDF (44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利巴韦林对猪的毒性作用。【方法】选用12头(15.2±1.5)kg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每千克体重利巴韦林10、30、90 mg口服试验组。连续10 d给药,详细观察各组的临床表现,动态检测血细胞、血清、尿液、骨髓造血功能及肝功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最后放血致死剖检,并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仔猪按10 mg?kg-1体重口服利巴韦林虽然有一定的临床表现,但无明显的中毒病变;中、高剂量(30、90 mg?kg-1体重)的利巴韦林口服对猪的毒副作用明显,甚至导致急性死亡,利巴韦林对各组织器官表现泛嗜毒性,血液、骨髓、消化道、胰腺、心、肝、肾、脑均表现明显的组织学病变。其中溶血性贫血是猪中毒发病的主要机制,胃肠道卡他性坏死性炎症及胰腺病变是猪急性厌食、食欲废绝、便秘的主要原因所在。【结论】猪口服利巴韦林尤其是中、高剂量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严禁利巴韦林用于猪病的防治。

    牛皮下注射爱普菌素注射剂后组织残留预测模型研究
    江海洋,吴聪明,丁双阳,赵思俊,徐飞,李建成,夏曦,刘金凤,沈建忠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813-2819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23
    摘要 ( )   PDF (30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文研究是为了探讨动物活体样品(血液等)与组织(肌肉等)中药物残留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牛颈部皮下一次性注射抗寄生虫药爱普菌素注射液(1%),注射剂量为0.5 mg?kg-1体重,分别在给药后第1、第3、第7、第14、第21、第28、第42和第56天,各屠宰3头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以消除相血液中爱普菌素残留为自变量拟合的预测模型回归方程,R2均大于0.9,方程拟合度经F检验,P值均小于0.001;以消除相粪便中爱普菌素残留为自变量拟合的预测模型回归方程,R2均大于0.8,方程拟合度经F检验,P值均小于0.001,说明回归方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牛皮下注射爱普菌素后,血液或粪便中爱普菌素残留与可食组织中的残留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研究简报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
    刘月娥,谢瑞芝,张厚宝,李少昆,高世菊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13):  2820-2828 .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0.13.024
    摘要 ( )   PDF (3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的增产效果和适应性,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中国主要玉米产区(东北、华北和黄淮海地区)的41个试验点,设置推迟7 d和14 d 两个时间收获,分析适时晚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调查数据显示,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千粒重显著增加。推迟7 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20%和4.94%;推迟14 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9%和7.92%。玉米晚收增产效果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推迟7 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8%?d-1和0.06%?d-1;推迟14 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6%?d-1和0.07%?d-1。玉米适时晚收提高了对光温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迟7 d和14 d收获,有效积温分别增加了109.5℃和194.5℃,日照时数分别增加了44.55 h和83.38 h。【结论】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适宜的晚收时间与当地生态条件也密切相关。